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青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皎然
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体现在每一处角落,广阔的大地上每一处地名都是文化浸润的体现与升华。
景德镇,大家一定不陌生,会陶瓷之首都,领略古城之风采。景德镇从古至今素有天下之瓷都之美称,常常令来者感叹江山如此多娇。
相传,这座小镇始建于春秋时期,置县于唐朝,曾因处于昌江之南,故名昌南。
山山水水如诗画渲染,草草木木似万古长青,空谷幽兰。蓝天当壁画,白云做依托,高山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千峰耸立连绵不绝。
当地人热情似火,郎才女貌,可真谓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后来到了宋代年间,宋真宗赵恒异常惊叹于昌南烧制瓷器的技艺与文化,便于年景德元年将自己的年号赐予这个小镇,于是昌南从此成为了景德镇,这座唯一一个以年号命名的小镇,从此闻名大江南北,更是享誉世界。
从这里流出的精美瓷器,举世惊叹,以至于外国人直接以瓷器的英文来命名中国这个神奇美妙的国度!从简单基本的水、土、火到复杂精湛的艺术珍品,景德镇一直都吸引着世人。
英国学者李约瑟甚至曾言景德镇才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
01隔望珠帘观窑火,片片红釉出窑间
古人云: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当地陶瓷是天下一绝。景德镇陶瓷之曼妙,有着不少绮丽的传说,美人醉就是其中一个。
传说古时皇帝微服私访到景德镇这个地方,有一天,皇上心情不错,穿着一件儿小红衫儿上街溜达,走过一个白色的瓷器坛子。
路过之后猛地发现这个坛子做工精致,不禁有回头瞅了瞅。这一瞅可不简单,刚刚白色的坛子令人惊叹地变成了嫩红色!衣服的颜色流淌在了瓶子身上!
皇帝一看这不简单,回宫以后一声令下要造一批这样精美的瓷器摆到自己皇宫里。于是景德镇的窑民们开始日夜炼制。
但不幸的是,这个冶炼效果是需要及其特殊的条件,对温度、时间、氧气量都有极大的要求,专门炼制很难再次达到那样的效果。
一个陶瓷工人回到家后垂头丧气,非常苦恼。工期临近,但是却根本炼制不出合格的产品。
他的女儿见状,连忙询问原因。父亲失落地说了原因,女儿记在心里。晚上,女儿辗转反侧,似睡非睡之间,她得到托梦,说是只有女儿献祭才能练出那样醉人的红色陶瓷。
于是第二天女儿以探望父亲为由,在炼制瓷器的时候趁大家不备,跳进窑里,结果炼制厂子里顿时溢彩流光,一批震慑人心的红色陶瓷炼制出来了,和皇帝当时看到的一模一样。工人哭成一片,为了纪念这个英勇的少女,人们把这种彩釉命名为“美人醉”。
炼制瓷器的过程中,一个个传承千年文化的窑洞里,原本雪白的瓷胚上,慢慢现出了一朵朵青花尽情地盛开,飞扬、悦动、盘旋、扭转,舒展、紧致、奔放、羞赧,亦可以体现在瓶身花纹里。
工笔看似简洁,却可以完全表达柔情飘逸与恣肆风流,那些漫不经心的从容,那些温柔可融的灵感,那些清朗飘逸的意境,直击心灵,让人爱不释手、喜爱有加。
这些最终竟可以成为“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的瓷器的小土坯,摇身一变,化为世间瑰丽。这些工艺品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不禁感叹背后工匠真是鬼斧神工。于是,人们把对它的热爱与珍重传承在瑰丽的神话与传说里。
02以瓷誉天下,以景悦人间
一踏入景德镇,便有一种清雅淡雅的气质扑面而来,古老的瓷都至今仍到处流淌着一种瓷之韵,景之绝。
这种独特的韵味让景德镇像是个钟灵毓秀的江南少女,温柔多姿,柔情似水。
飞檐戗角的江南仿古建筑,在青林翠竹下相互掩映,假山怪石,花坛盆景,点缀其中。
阳光洒在古苑中,墙角延伸出些许枝桠,蜿蜿蜒蜒中仿佛诉说着文明的苍劲与绵长。慢游行于仿古街中,细细领略百年前古老的颜色和韵味。天青色的潆潆烟雨渲染着青花瓷的缕缕素雅,未见”青花笔锋浓转淡”,却见朦胧深秋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03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享誉海内外千年。当初的景德镇,不过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废墟遍布,各方汇聚的人们共同携手,打造了专属于赣鄱的陶瓷文化。
蓝白相间的不只是流动的纹理,更是人们舒展的笑颜,含蓄的感动,从一开始的废料黑料,一次次的破功,不断地甄选陶土,高温炉前的等待,终是换来了那明白透薄的瓷器。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凝聚了千万人的心血,延续了千年的血脉。关于这些雪白清透的瓷器,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盛家救人就是一个。
相传这个小镇上曾经住着一家贫苦的人家,这家人姓盛。他们一村的人,都是在一个有名地霸叫张扒皮的剥削下生活。
但盛家夫妇虽然很穷,却非常非常善良。
有一天,外面鹅毛大雪,门口蹲着一位老人瑟瑟发抖。盛家男人于是把他请进家里,让他暖和身子。他的妻子想给老人煮粥,却发现米缸里早已空空荡荡,穷的那还有米呀!
于是这对夫妇商量一下,鼓起勇气去张扒皮家接了一缸米。回来之后,立马给老人煮了白米粥。
老人很快喝完了,喝完之后精神焕发,抹了抹嘴,说“你们夫妇去山头挖他个九九八十一锄头,就能还了张扒皮的米!”
夫妇奇怪极了,老人怎么知道他们去找张扒皮了呢!?夫妇后来去山头上挖,挖呀挖呀,竟然挖出来数不尽的米!
张扒皮听闻,贪婪的也来挖,还独占山头不让别人进去。但张扒皮挖出来的确净是大石头,白色的石头活活撑死了张扒皮。
后来,夫妇得到老人托梦,这些白色的石头可以炼制瓷器。这些瓷器价值连城,堪比碧玉啊!于是,村里的勤劳的人民联合起来,学习冶炼,产出来一批精美的瓷器,举世闻名,相传这就是景德镇瓷器的来源。
04陶瓷烙印文明
景德镇历史非常悠久,在漫漫历史中,却从未动摇它瓷都的地位。历朝历代吸引着各国友人欣赏观摩、购买收藏。
景德镇的窑炉在历史的流淌中永不停息,熊熊炉火,炼制出一批又一批的尤物。这无数精美的瓷器由着丝绸之路,穿过高山峻岭、穿过瀚漠孤烟、穿过深海险滩,传到世界各地,被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视为无价之宝珍藏着。
回溯历史,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大规模影响,是从明代中期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大大加速了历史进程。曾经荷兰人截获了一艘货船,船上载有10万件青花瓷被运到阿姆斯特丹拍卖,刚刚成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由此获得了万盾纯利收入在当时可以购买幢房屋。这大大超出了想象。
从此,景德镇的青花瓷便成为荷兰商船中的主要商品。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成为外销瓷贸易的最大客户。
法国瓷都利摩日市市长阿兰豪徳的邀请,中国瓷都景徳镇市市长李放一行日前完成了对利摩日市的友好访问与考察。
阿兰市长说,利摩日和景徳镇近几年来交往密切,双方关系发展迅速,为了表示双方友好往来,法国瓷都利摩日市将命名一街道为景德镇路。
景德镇历久弥新,必将在更远的将来延伸出更辉煌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