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商报
秘藏百年的明初龙纹大盘首次亮相、4件永宣青花瓷巅峰之作首度集结、元明御窑罕见器物首次进京、展前并未公布的欧洲私人重要藏品亮相……
6月20日,由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和保利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重磅揭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收藏元、明两代御窑青花标本90件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器90余件进行对比展览,深度挖掘了自青花发源以来,元、明两代以青花为主线的陶瓷烧造历史与人文背景。
一众罕见珍品的集中亮相,让京城热爱瓷器收藏、喜爱青花文化的观众大呼过瘾。在盘心留白而成白龙纹样,鳞片、爪牙、须发均以暗刻工艺表现,施釉后纹饰也十分清晰,眼前这件直径达40厘米的明永乐青花留白暗刻龙纹海浪大盘是本次展览的明星展品,其所展现的工艺难度极高,让现场观众大为叹服。
“这条生动的白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三爪龙继承宋元龙纹特点,但龙形比元青花显得更加规整,有明代宫廷的内廷宫造的意韵。而盘底的沙底,正是永乐青花标准器的特征。”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艺术总监李移舟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道。同时他透露,“这件藏品在丹麦一位藏家手中秘藏近百年,非常稀有,在中国内地还没有发现,只有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宣德款龙盘。另外,还有两件与此盘尺寸相仿的龙盘分别收藏在伊朗国家博物馆和阿迪拜耳清真寺,此次展出的展品为唯一可于市场流通者。”
而这件永乐大盘与另外三件明宣德青花经典之作——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十棱葵瓣式洗、明宣德青花梵文海水异兽纹高足杯、明宣德御制青花“永平安颂”高足碗首次共同展出,组成此次展览“永宣四神器”特展区域,为观众呈现了冠绝千古的永宣青花之美。
首次来京展览的元代蓝地白龙纹砚盒复原件于年出土于珠山北麓,对研究元官窑浮梁瓷局和明代宣德御窑历史沿革、制瓷工艺和器型纹饰品类等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元明瓷器研究的空白。
“元代创新了蓝地白龙纹,蓝地加钴料烧成后呈蓝色,蓝色加上绘制的一点点白色波浪,共同形成类似于大海的感觉。而这件砚盒是五爪龙,由此可知该类瓷器显然为元官窑浮梁瓷局的产品。”展览另一位策展人、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顾问王澜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现场还公布了一件重磅展品——来自欧洲重要私人收藏的元青花凤凰牡丹纹凤首扁壶。其造型与北京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年元大都遗址所出青花凤纹扁壶和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遗址出土的元青花凤首扁壶如出一辙,正是典型的苏麻离青发色特征。这三件壶绘画笔触均洒脱自然,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此壶青花发色与伊犁藏品较为接近,浓艳而略有晕散,而首博藏品呈色则更为稳定。本品的新发现,也将给元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