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的权力和身份都是至高无上的,作为臣子,哪有敢对着干的。可你能想象到吗,有皇帝竟然也会给大臣送礼物,贿赂他们!而且背后的故事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话说大宋朝景德四年的一天,真宗皇帝邀请宰相王旦君臣共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帝命人搬出一壶美酒赐予王旦,嘱咐他此乃好酒,回家以后一定要与妻子共享。王旦是进士出身,很有才干,为人也很正直,受此赏赐非常激动,回家以后马上叫夫人共沐圣恩。谁知酒壶打开,里面一滴酒都没有,全都是硕大的珍珠。不光是宰相王旦,不久以后的一天傍晚,知枢密院事陈尧叟、权三司使丁谓、龙图阁直学士杜镐等几个亲近大臣也受邀与真宗畅饮。
宋真宗来源:网络也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际,皇帝命人拿出两袋子珍珠赏赐给在座大臣,说“当今天下承平,国家富裕,恨不得与大家每天这样聚会。太平难得,这些东西就给你们喝酒请客用吧。”
群臣赶忙起身道谢,真宗说:“先坐下,一会还有赏赐。”果然,散席后大家又得到了不少金银宝贝。
无功受赐,几个大臣稍一琢磨就明白了。皇帝屈尊给大家送礼,只为让大家帮他完成一件日思夜想之事:封禅。
景德元年,大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帅精兵二十万南下攻宋,兵临澶州,威胁东京汴梁。当时,参知政事王钦若建议逃往金陵,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建议逃亡成都,宰相毕世安、寇准等人鼓动皇帝御驾亲征,坚决抵抗。
萧太后影视形象来源:网络于是真宗皇帝亲自披挂上阵,率文武大臣北上迎敌。宋军在寇准调度下,多次打退辽军进攻,射杀辽军主将萧达凛。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于澶州城下,一时难分高下。
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萧太后率先提出和议,宋廷据理力争,最终以较小的代价与大辽国签下了澶渊之盟。
因此,和议签订之初,宋真宗很有点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王钦若心里却很不痛快,因为当年他主张南逃,寇准曾建议真宗砍他的脑袋。于是,他开始施展小人伎俩,语重心长地对真宗说:“城下之盟,《春秋》以为耻。澶渊之盟就是城下之盟,您以万乘之尊与敌国签下城下之盟,还有比更大的耻辱吗!”他还循循善诱道:“陛下知道赌博吧?赌徒快输光时,总要孤注一掷,冒险一搏。陛下您就是寇准手里的孤注啊!”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王钦若的一席话让宋真宗彻底改变了对澶渊之盟的看法。很快,寇准被降职赶出京城,王钦若再任参知政事。
王钦若影视形象来源:网络赶走了寇准,真宗心里还是闷闷不乐。他问王钦若:“今将奈何?”怎样才能洗刷城下之盟的耻辱?王钦若知道真宗怕打仗,就故意吓唬他:“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耻辱了。”
真宗赶紧说:“百姓刚刚休养生息,我不能把他们驱往死地。你还是想点别的办法吧!”
王钦若乘机进言:“如果不动刀兵,就应当建立大的功业。”
真宗问:“什么是大的功业?”
王钦若回答:“封禅就是大的功业!”
于是,君臣二人开始紧锣密鼓操办这件“大功业”。
当时朝中资格最老、德高望重、最具号召力的大臣是宰相王旦,史上有名的正人君子。
真宗首先试探他的态度,谁知王旦听了直摇头:“封禅之事已经很多年没有搞了。若不是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哪能做这种事情!”
王旦来源:网络真宗把王旦的话告诉王钦若,王钦若马上自告奋勇,把皇帝的意思转达给王旦,要他不要扫皇帝的兴。
龙图阁直学士杜镐是个博学多才的老儒生,见多识广,真宗向他问起河图洛书之事,他不明白皇帝的目的,随口答道:“那是前代圣人以神鬼之道教化百姓罢了!”与王钦若的说法完全一样,这样的饱学之士肯定有用。
权三司使丁谓主抓财政,手中握有财权。知枢密院事陈尧叟精明干练,非常听话。这几个都是要在封禅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要想建立大的功业,必须取得他们的支持。于是,堂堂大宋皇帝赐予他们重礼,一是封口费,杜绝反对声音。二是辛苦费,大家劳苦功高。
得了好处的大臣们很快明白了真宗的意思:皇帝心意已决,不要自找不痛快了。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投入到一场旷日持久的封禅大戏之中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宋真宗时期的风俗还是十分开放的,皇帝和大臣之间,竟然也有“送礼”的事情发生,实在是让人倍感新鲜呀。也不得不说里面的大臣们还是很正直、机智的。
寇准雕像来源:网络这种开放的风气几乎贯穿整个宋朝,这也使得宋朝皇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最具有“人情味”的一家皇帝,他们之间发生的趣事也非常多。
在这里,推荐各位去阅读一下《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一书。这是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宋史通俗读物。作者以宋朝从开国到灭亡的十八位皇帝的生平及其经历的历史大事件为线索,串联起从陈桥兵变到崖山之战的宋朝三百年历史风云:北宋建政初期的“祖宗之法”如何影响整个宋朝的政治走向,形成重文轻武的传统?王安石变法及围绕对变法的态度形成的持续数朝的新旧党争是怎样发展的?面对北方军事强敌辽国、西夏和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的不同的和战策略,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南迁后的南宋朝廷怎样巩固偏安一隅的格局……
宋朝一方面经济、社会和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和军事能力却积贫积弱,“三冗”问题尾大不掉,最终也亡于北方游牧民族之手。这与宋朝早期开国君主创建的一套独特的政治制度有着怎样的关系?宋代的皇帝和士大夫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政治制度?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十八位帝王平庸之主居多,这些“平平无奇”的君主如何缔造一个古代中国的巅峰盛世?
与常见的宋朝断代史作品不同,本书以史实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细致还原了身兼“一国之君”和“一家之主”的两宋十八位皇帝的真实生命历程,以及在关键历史事件面前的命运抉择,以此描绘出两宋时期独特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史,呈现三百年赵宋王朝的兴衰嬗变。通过叙述宋朝帝王以及围绕帝王身边的关键历史人物的故事,汇成一部既轻松有趣,又简明扼要的宋史通俗读本。
点击链接,立刻购买。
赵宋:十八帝王的家国天下与真实人生(京东定制印签版+帝王世系图)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7.6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