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缔结“澶渊之盟”这“澶渊之盟”,虽然以大汉族中心主义来说,每年要给人家三十万岁币,(其中十万是银钱,二十万是绢,也就是当时的丝织品)后世人们都觉得好丢脸。但是,更多的人从经济上考虑,会觉得这笔交易做得划算:宋代当时为了备边,就是抵御北方辽国的入侵,每年要花军费是三千万以上。现在花三十万,1%不到的成本就获得国际局势的安宁,怎么不划算呢?双方已经打了四十年,但是澶渊之盟一签,伺候双方保持了一百年的和平,这怎么不划算呢?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个盟约的缔结所产生的影响,不会仅仅体现在经济上,在其他的方面,或许会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北宋正是因为“澶渊之盟”的副作用,最终走向了灭亡。为何北宋的军事上如此羸弱?翻开中国古代历史,你会发现,北宋可能是初始国家边境形势最恶劣的朝代。因此,从赵匡胤建朝时起,北宋就要面对北方契丹人的威胁,他们不得不在北方囤积数倍于敌军的重兵。图
北宋初的边境形势为什么要数倍于敌人的军队呢?是契丹人太厉害,还是北宋的军事水平太弱呢?都不是,这是历史所遗留的问题。后晋时期,君主石敬瑭因为要谋求契丹人的支持,就把“燕云十六州”让出去了。所谓的“燕云十六州”大致就是今天的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区,最北是长城。在古代,这一地区的万里长城是抵抗游牧文明入侵的重要屏障。本来“燕云十六州”是属于中原王朝的,这样一来,中原王朝就此失去了抵抗北方游牧文明的屏障。一说起长城,一般在我们的印象中,它充其量是个文化象征,在军事方面也就是个摆设。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记忆中,长城在历史上好像对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没起到多大作用,无论是早期的匈奴和突厥,还是后来的蒙古铁骑和满清八旗,长城都没有阻挡住他们。中原王朝的北方边境,也从来没有因为有万里长城的存在而消停过。甚至还有人说,中原农耕王朝修筑万里长城,是农耕民族保守、不思进取的表现。他们无法摆脱喜欢修篱笆、建围墙的本能,幻想着用一堵墙来挡住敌人,这真是很天真。我们古人耗费国力修建的长城真的是如此不堪吗?实事上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对长城的作用深入研究,你就会发现:它的存在可不是挡人这么简单,它其实是一套防御系统。我们都知道,长城每隔一定的距离都设烽火台,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以狼烟进行预警。其实,预警只是长城的一个最基础的功能,它最核心的功能其实是进行高效的运兵。我们都知道,一般长城都是在崇山峻岭上修建的,都是路不好走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设计?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你想啊,游牧民族最大的军事优势是啥?还不是骑兵作战灵活的机动性么。他们利用骑兵快速、灵活的优势,可以集中兵力对中原帝国防守薄弱的地方进行精确性的打击。然而,在农耕帝国在崇山峻岭上修建长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它抵消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同时提高自身防守军队的机动性。草原骑兵在进攻一个目标受阻后,他们必须绕过群山峻岭,才能对下一个军事目标发起攻击。而进行防守的中原士兵,则可以通过长城上的通道,实现快速的换防。这样的设施,大大地降低了帝国防守的人员成本。图
万里长城还有人抱怨,长城的防线太长了,游牧民族集中兵力后,就很容易选择在防守薄弱的地方进行突破。游牧民族一旦突破了长城,你中原帝国的这些巨大投入不就白费了吗?其实则不然,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一时突破长城的某个据点,但是,你没有办法摧毁整个长城防御体系。换句话说,只要长城防御体系还存在,游牧民族的骑兵只要越过长城,他们的后方就一定是不安全的。这就像一只苍蝇飞入了一个大水瓶,它飞进去是很容易,但想再从那个口飞出来,这就难了。更何况,那个瓶口,随时还会被人给堵住。游牧民族突破长城后,他们撕开的口子也随时会被堵上。后方不安全,所以,他们既没有办法占领华北平原,也不可能长期在此驻军,除了抢劫一圈之外,啥事也做不了。孤军深入,在中原呆的时间越久,对他们就越不利。如果你再反过来看,中原帝国要进攻草原,也可以将万里长城的任何一个关口作为军事基地。这样一来,游牧民族根本不敢把长城附近作为主要活动场所,出于危险的不确定性,他们都得远离长城。因为失去了“燕云十六州”、长城的防御系统,当时北宋的都城汴梁,唯一能凭借的战略防御地带就是黄河,敌军一旦渡过黄河,汴梁城就岌岌可危。图
燕云十六州所以,北宋从开国之初,就必须在北方边境囤积大量的军队,对辽国可能的进攻进行防御。其实,北宋要囤积以数倍于辽国的军队与之对抗,不仅是没有“燕云十六州”这重要的天然屏障所致,也有北宋抑武的制度影响:北宋奉行的抑武制度唐朝最终灭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央为了追求军事效率,放任各地方的藩镇节度使独揽军政、财政大权所致。宋太祖赵匡胤他老人家就是靠掌握军权夺取的江山,他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历史在宋朝重新上演。于是,建朝之初,赵匡胤就制定了一套“强干弱枝”的政策,一切的资源都向中央军倾斜。同时,军队的将领要经常轮换,保证“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也导致了将军与士兵之间不能好好协作;然后他又重视文官,轻视武将。以文官来挟制武将,降低武将的地位,导致能人从军的意愿降低。这些措施保证了权力稳定的同时,却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军队的质量降低了,为保证边境的安稳,就得以数量弥补效率上的损失。对花钱养兵,北宋朝廷倒是舍得,但是供养一支数量庞大的常备军,让国家财政苦不堪言,这就是所谓的“冗兵”。“募兵制”招募不到合格的士兵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低下,跟北宋整个社会的重文轻武有很大的关系。唐朝末年和五代时期的社会非常不稳定,很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选择背井离乡,最终沦为流民。以往的朝代(比如,汉、唐)解决流民问题的办法都是重新分配土地。但是,北宋的领土面积比汉、唐小,人口又比较多。所以,没有足够多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为了安置流民,朝廷只能招募他们作为军队。当时北宋社会流行一句话,叫“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这也就是说,北宋人当兵的第一需求,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为了糊口。流民问题虽然被解决了,但却造成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军队数量剧增。北宋的军队从宋初的20万,到了中后期增长到了万以上。二、军人素质偏低。北宋全社会的重文轻武风气下,百姓但凡有口饭吃,都不会动当兵的心思。我们在《水浒传》中经常看到人骂“贼配军”,什么意思?因为普通人不愿意当兵,北宋军人很多都是罪犯。图
《水浒传》中,林冲的配军经历你看,一方面因为北宋的“抑武”政策,导致朝廷中枢系统内的高级官员普遍缺乏军事思维。另一方面,又因为招不到合格的士兵,导致军队战斗力普遍低下。面对辽国的进攻,最后不得不缔结“澶渊之盟”,以金钱换得和平。“澶渊之盟”的负面影响如果从表面上看,“澶渊之盟”是双方的一个和平协定,宋与辽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关系之下,实际却暗含了两个不平等的因素:首先,“澶渊之盟”后,事实上北宋是承认了辽朝对“燕云十六州”占有的合法性。此后,北宋任何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渴望都成了觊觎。所以。当后来的金朝崛起时,宋与金的结盟,历来被人视为是北宋对辽朝的背叛行为。当然,“燕云十六州”一直就攥在契丹人手中,这个因素更多是名义上的损失。其次,“澶渊之盟”之后,北宋每年要给辽30万两的岁币,虽然用钱买来了和平,但从长远来看,这也给北宋带来了恶劣影响。很多人认为,30万的岁币对于宋朝来说,只不过是一笔小数目,用这些钱来换取和平很划算。但这不能仅仅从成本上来去衡量,而是需要对其影响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这等于对外承认,北宋有钱,而且愿意用钱买和平。这口子一开,就引发了后来的一连串恶果。从此,不管是辽、金,还是西夏,对宋的战争目的,基本都是想要逼迫北宋修改条约,提高岁币。比如,澶渊之盟几十年后,趁着北宋和西夏交战的机会,辽朝趁火打劫,将岁币的金额从30万增加到50万。这也证明了,北宋在外交中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大肥羊”的角色,在各国关系中疲于应付。事实上,“澶渊之盟”的屈辱感,还影响到了北宋与新崛起的金的外交政策。女真人在辽东地区崛起,把辽朝打得节节败退。宋徽宗得到消息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宋徽宗派人前往辽东,和金朝结盟(海上之盟)。具体的内容,宋、金联合进攻辽朝,灭辽之后,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同时把给辽的岁币,转赠给金朝。这个策略看上去还挺合理,但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外交失误。图
宋、金缔结“海上之盟”夹击辽国当时的情况是,金朝强而宋、辽弱。而且,辽和宋之间已经和平百年,彼此熟悉。这个时候,面对陌生的势力,宋朝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与辽联合,对抗金朝。宋朝来说,最好的结局,三方可以形成平衡对抗的关系。如果辽只有在宋的支持下,才能同金朝抗衡,那宋朝就可以占据有利形势。如果这一点做不到,最基础的策略,是在正式接触之前,做好和金朝对峙的准备。而现在的情况是,北宋急功近利,将自己的诉求和底牌全部摊开。这样一来,主动权其实已经被金朝掌握了。而这种策略背后,不仅是收复“燕云”的执念,也是“岁币外交”的惯性思路。与金结盟后,北宋相约金人一起进攻辽朝。具体规定是这样的,金朝负责进攻辽军的主力,宋朝负责进攻“燕云”。也就是说,虽然当时金朝答应了宋朝,他们可收复“燕云”,但这一地区需要北宋人自己打下来。于是,北宋开始对辽发动了进攻,而在进攻过程中,童贯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辽朝,结果却是被三万辽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而这三万辽军,基本上都是残兵败将。也就是说,宋朝的军队连金朝的手下败将都打不过。这一切都让金朝看在眼里,为后来大军南下埋下了种子。既然军事上无法击败辽军,北宋就只好找金人帮忙。这个时候金朝也熟悉了宋的外交套路,于是就增加条件。原先说好是你自己收复的,现在既然要我出手,就必须拿钱来赎买。谈判的最后结果,是北宋花了万两从金朝手中赎回“燕云”。在这个过程中,北宋的军事和外交的弱点,就全部被金朝掌握了。图
“靖康之变”北宋徽、钦二帝被俘最后的结局大家也已经知道了,灭辽之后的金朝已经觊觎宋朝的富庶,在彻底消灭辽朝之后,金军就大举南下入侵宋朝。而此时的宋朝,根本挡不住南下的金军。最终,在金人的进攻下,汴梁城破,徽、钦二帝被俘虏,史称“靖康之变”。结语在中国古代史中,“靖康之变”是一个重大悲剧。在过去的印象,这场悲剧的主要责任人是宋徽宗、宋钦宗、佞臣蔡京、童贯等人。似乎没有这一群“昏君佞臣”,北宋也就不会灭亡。但通过“澶渊之盟”的负面影响,我们能看到,很多时候,历史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徽宗等人确实应该为“靖康之变”负责,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仅仅知道这一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更深层次的原因:对于国家来说,很多措施都是“双刃剑”,既解决一部分问题,又带来另一些问题。就像北宋初年的“抑武”政策,虽然用层层管制解决了当时唐朝末年遗留下的军权集中问题,但却也让北宋失去了军事效率。同样,虽然北宋通过“澶渊之盟”,以金钱换得和平,但却将自己置入外交的泥潭。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最终造成了北宋在“靖康之变”中,以耻辱性的失败方式灭亡。参考资料:1、《靖康之变》——由彪,年中华书局出版2、《宋史》——陈振,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