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作品“捧红”了不少大江南北的名山与名城,无论是五绝论剑的华山,还是作为武学圣地武当或嵩山,亦或是大侠郭靖竭力镇守的襄阳城,都为人耳熟能详。
却唯独作为多朝古都,又在历史上有多侠客之名的燕京显得存在感稍弱。金庸作品中对于北京的描写不多,《天龙八部》里的辽南京、《射雕英雄传》里的金中都、《碧血剑》里袁承志的伤心地都是其中的代表……出于种种原因,金庸笔下的北京城及城中故事耐人咀嚼又亦幻亦真。
法海寺
1、游坦之的奇幻漂流:穿越悯忠寺
按出场年代来算,《天龙八部》中萧峰任辽国南院大王时的根据地燕京,是北京城在金庸笔下最早的身份。据史料载,当时这座城的正式名称叫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中的南京,因与宋境相接,汉化较深,亦是辽地最为繁华富庶的城市。可惜历史上的辽国南院大王们并没有萧峰这样下榻名都的福分,内蒙赤峰一带的苦寒之地才是他们真正的驻跸所。
金庸看中了燕京城的气派与热闹,把发生在辽国的故事统统搬到这座城内来讲,并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制造了不少宋辽冲突的虚构情节。比如萧峰和阿紫目睹契丹贵族在燕京城外“打草谷”,掳掠杀伐宋民,顺带俘虏了来自中原的游坦之。事实上早在宋真宗景德二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两国和平百年再无交战。生活在北宋中晚期的萧峰来到燕京城下,看到的应是边境榷场熙攘交易的美好景象,而不是已绝迹百年的“打草谷”惨状。
这种移花接木的“北京有战事”,是金庸为了渲染萧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胸怀而有意为之。但在接下来,游坦之为阿紫寻冰蚕练毒功的情节中,所出现的“悯忠寺”,就纯属金庸刻画北京城胜景时的笔下乌龙了:
游坦之涉水而过,循着焦线追去,只见焦线直通向前面山坳。他鼓气疾奔,山头尽处,赫然是一座构筑宏伟的大庙。他快步奔近,见庙前匾额写着“敕建悯忠寺”五个大字。当下不暇细看庙宇,顺着焦线追去。那焦线绕过庙旁,通向庙后。但听得庙中钟磬木鱼及诵经之声此起彼伏,群僧正做功课。
这里的“悯忠寺”就是著名的法源寺,在今天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的南端,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唐贞观十九年(),太宗李世民为悼念东征高丽阵亡的将士而诏令立寺,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寺院建成,赐名悯忠寺。后来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对寺又重加修葺,增建了高大雄伟的悯忠阁,时人有诗赞曰“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与游坦之观察到的“一座构筑宏伟的大庙”景象颇为相似。然而,除非游坦之在追逐冰蚕的途中进行了时空穿越,否则他所见到的悯忠寺,应当是一片惨不忍睹的焦土瓦砾:
据史料记载,辽清宁三年(),北京城发生了自晋代元康年间有记载以来第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震中位于北京南郊的大兴,震级达到了6.8级。在那个防震措施基本为零的年代,这样一场灾难足以摧毁燕京城内所有壮丽精美的亭台楼阁。悯忠寺自然也不能幸免,昔日入云高阁,顷刻坍为平地。笃信佛教的辽国皇帝十分焦急,立即下诏修复,但受人力物力所限,修缮工程拖了足足十几年,直到咸雍六年()才勉强告终。
有趣的是,这位下诏重修悯忠寺的皇帝,正是《天龙八部》中好战喜功的辽道宗耶律洪基。历史上真实的耶律洪基不爱打仗爱写诗,还是个十足的宋文化迷,曾在佛前许愿“来世生中国”(按,古汉语中“中国”为“国中心、中原”之意)。前文提到的燕京大地震、悯忠寺的被毁与重修都发生于他在位期间,奈何这些收录在“历象志”里的事件与浪漫奇绝的江湖世界相隔甚远,并没有被金庸采为书中素材。也正因如此,金庸在对于他未曾详考的北京历史名胜的描写上,出现了明显的时空错位。
按照《天龙八部》中的时间线,游坦之成为阿紫的奴仆、帮她寻找冰蚕练毒功与萧峰帮助耶律洪基平定辽国皇族内部叛乱,是前后脚发生的事。这场足足占了书中一个回目的皇室内斗,正是辽史上有名的“滦河之变”,亦称“重元之乱”。金庸对于战争过程及夺权者耶律重元、耶律涅鲁古父子的描写都与史实极度吻合,这个事件也可以看做是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共同支点。
滦河之变发生于辽道宗(即耶律洪基)清宁九年(),前文提到过,彼时位于燕京城内的悯忠寺,正处于艰难而漫长的灾后重建期中。那么,身临此境的游坦之,耳边起伏的应当是工匠们运石垒木的劳作苦吟,而非书中众僧做晚课的“钟磬木鱼及诵经之声”,更不会遇见从少林寺来悯忠寺“挂单”的和尚,倒是悯忠寺内的僧人因寺毁出游去其他寺庙“挂单”的可能性更高一点。
其实何止是悯忠寺,就连作为辽南京的燕京城,当时也应笼罩在一片灾后重建百废待兴的惨淡气氛之中,然而在金庸笔下,萧峰与阿紫漫步街头所见仍是一派繁华:
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共有八门。东是安东门、迎春门;南是开阳门、丹凤门;西是显西门、清晋门;北是通天门、拱辰门。……南院大王的王府在城之西南。萧峰和阿紫游得半日,但见坊市、廨舍、寺观、官衙,密布四城,一时观之不尽。
金庸让二人在此也玩了一把“穿越”,毕竟唐朝诗人祖咏曾在《望蓟门》诗中惊叹“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的壮景,说明千年前的燕京一带还是颇有可能形成此类自然奇观的。
2、李自成进京之谜:城门也是罗生门
如果说,辽金时代的北京城作为少数民族政权之都,在金庸笔下的存在感并不强,那么在他以明清两代为背景的《碧血剑》和《鹿鼎记》等作品中,帝城北京就成为了故事的“主场”,戏份大增。每读几行字便可见一个熟悉的旧京地名,燕市风华相伴赵客胡缨,别有一番豪壮风味。然而生长南国的金庸毕竟对北京城的地理风土不甚了解,在密集的描写中,难免有些失实的趣话。
天安门旧照
闯王李自成进北京,是四九城历史上数得着的大事件。围绕明季甲申之变展开情节的《碧血剑》,自然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呈现了这场颇具传奇性质的战役。在金庸笔下,大获全胜的李自成是这样进入他肖想已久的北京城的:
李自成下得城头,换了一匹马,在众人拥卫下走向承天门。他转头对袁承志笑道:“你是承父之志,我是承天!”弯弓搭箭,嗖的一声,羽箭飞出,正中“天”字之下。……来到德胜门时,太监王德化率领了三百余名内监伏地迎接。……李自成拊掌大笑。忽有一人疾奔而来,向李自成报道:“大王,有一个太监说,见到崇祯逃到煤山那边去了。”
这段文字,若非熟悉京城地理的朋友,读之只觉金庸对闯王志得意满之态的刻画栩栩如生。殊不知,按此间描写,李自成就算快马加鞭到天黑也走不进紫禁城。
文中的“承天门”是当时北京城内最为宏伟壮丽的一座宫殿式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由“北京城之父”——御用建筑大师蒯祥设计。其位置即是就在今天北京城的正中心——“承天门”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安门,它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宫的正门,名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所以,按照金庸的描写,李自成来到承天门前,喜滋滋地射出一箭宣示主权,按理说下一步就该直接进入紫禁城,和崇祯亲密接触了。可金庸接下来却安排闯王去到十几里外的德胜门去接受太监们的入宫欢迎仪式。
李自成在北城走反了路,几乎同一时期,金庸还让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在南城出现了坐标错误,他就是民间传说里“甲申启门事件”的主角——明朝的守城太监曹化淳。《碧血剑》中采用了野史中曹化淳为闯军打开北京城第一扇门的说法,让他成为了雪崩来临时最显眼的那一片雪花:
群雄正自大呼酣斗,忽见一队官兵拥着一个锦衣太监,呼喝而来。袁承志于火光中远远望见正是曹化淳……喝道:“到哪里去?”曹化淳道:“皇……皇上……命个人督……督战彰义门。”袁承志道:“好,到彰义门去。”群雄拥着曹化淳直上城头,遥遥望见城外一面大旗迎风飘扬,旗下一人头戴毡笠,跨着乌驳马往来驰骋指挥,威风凛凛,正是闯王李自成。
袁承志叫道:“快开城门,迎接闯王!”说着手上一用劲,曹化淳痛得险些晕了过去。他命悬人手,哪敢违抗?何况眼见大势已去,反想迎接新主,重图富贵,当即传下令来,彰义门大开。
彰义门的名称最早见于金代,是金中都北京西城墙上最北端的一道门。由于金中都城垣核心在今天北京城的西南,彰义门的位置相对靠近于今天的广安门,明代时则是北京外城城墙上唯一向西开的城门。李自成攻取北京时,以大炮轰西直门、彰义门、平则门(今阜成门),彰义门最先失守,闯军由此进入北京。金庸写曹化淳开门纵敌,这一说法主要发源于明末东林党士人撰写的《明季北略》等崇祯朝回忆录。
但据《明史》所载,曹化淳早在崇祯十二年()就已从东厂提督兼总提督京营戎政的任上告老还乡,甲申之变发生在年,彼时这位退休老干部已经在故乡田园闲居颐养了五六年,断不可能去北京城开启为明王朝掘墓的罪恶之门。甲申启门事件,早在明清之交就已是一桩沸沸扬扬的冤案,金庸在真伪两种史料中选择了更具故事性、传奇性的版本,仍然让曹化淳担上了“卖了北京城”的责任,使情节矛盾更集中,倒也是小说家的格物本色。
3、金书里北京爱情故事:七分假三分真
如果说地理上的错位是出于作者对情节考虑或者记忆的谬误,那么小说中情感故事与历史事实的错位则应更多服务于情节。金庸笔下“北京爱情故事”的主角中仍然有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不仅在北京城里“迷路”,好不容易进了皇宫,马上又在更要命的事情上着了“迷”。金庸描写闯军在金銮殿中大摆庆功宴,宴席的高潮在于一位绝世美人的出场:
听得丝竹声响,几名军官拥着一个女子走上殿来。那女子向李自成盈盈拜倒……只听她莺声呖呖的说道:“贱妾陈圆圆拜见大王,愿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自成哈哈大笑,道:“好美貌的娘儿!”刘宗敏道:“大王,那崇祯的公主,小将也不要了。你把这娘儿赐了给我罢。”
牛金星道:“刘将军,这陈圆圆是镇守山海关总兵官吴三桂的爱妾,号称天下第一美人。大王特地召来的,怎能给你?”刘宗敏听得是李自成自己要,不敢再说,目不转睛的瞪视着陈圆圆,骨都一声,吞了一大口馋涎……李自成喝道:“把美人儿送到后宫去。宋献策,你带兵看守。”宋献策答应了,领着陈圆圆入内。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耳熟能详,其实这桩风流案映射在《明史》中不过寥寥两行字,却被后人们源源不断地评议和衍生,一半功劳在于清初诗人吴伟业那首脍炙人口的《圆圆曲》,另一半则有金庸一支笔发挥的效用。拜《碧血剑》、《鹿鼎记》、《飞狐外传》这几部畅销小说所赐,李自成、吴三桂、陈圆圆之间的纠葛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在这场三百多年前的“北京爱情故事”狗血剧中,李自成的男主角身份并不坐实。《明史·流寇》称: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
据史实可知,抢夺陈圆圆(正史中名为陈沅)的真正罪魁是闯军二号人物刘宗敏。站在李自成的视角上来看,这位好色的手下真是位不折不扣的“猪队友”。在拿下北京城后,李自成活捉了时任提督京营的吴三桂之父吴襄,以招降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原本已成功,却因刘宗敏在打劫吴府时抢走了陈圆圆,致使吴三桂降而复叛,闯军的雄踞北京之梦在愈发弥乱的杀伐中落空,入关的满洲军队成了北京城的新主人。
说回到金庸的小说中,李自成替刘宗敏背了这个好色轻敌的大黑锅,不但在金銮殿上如皇帝纳妃般强占了陈圆圆,还生下了美如天仙的女儿阿珂,有了“实据”,真是跳进护城河也洗不清了。
同样洗不清的还有李自成的死对头多尔衮。近年来在以清初宫闱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睿亲王多尔衮与孝庄太后大玉儿堪称一对经典荧幕情侣,从长白山头到北京城下,两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私情裹挟着皇位权谋,被编剧们演绎出许多艳事。善于从史书中捕捉素材的金庸,也将孝庄与多尔衮的悬案纳入自己笔下:《碧血剑》中,时为皇太极妻子的庄妃(孝庄年轻时的名分)和多尔衮早有私情,皇太极正是因为撞破了两人的幽会,而被多尔衮狠心谋害:
皇太极坐到床上,正要躺下休息,突然坐起,脸上满是怀疑之色,在房中东张西望,蓦地见到床边一对放得歪歪斜斜的男人鞋子,厉声喝问。那女子花容惨白,掩面哭了起来。皇太极一把抓住她胸口,举手欲打,那女子双膝一曲,跪倒在地。皇太极放开了她,俯身到床底下去看。
便在此时,皇太极身后的橱门突然打开,橱中跃出一人,刀光闪耀,一柄短刀向皇太极后心插去。那女子“啊”的一声惊呼,烛光晃动了几下,便即熄灭。过了好一会,烛火重又点燃,只见皇太极俯身倒在地下,更不动弹,背心上鲜血染红了黄袍。……看那人时,正是昨天见过的睿亲王多尔衮。那女子扑入他怀里。多尔衮搂住了,低声安慰。
书中这一回的标题叫做《剑光崇政殿,烛影昭阳宫》,一下把历史上两段著名的宫闱野史嫁接进了三百年前的紫禁城。“烛影”来自宋初政坛“烛影斧声”的传说,指宋太宗弑兄宋太祖并篡位夺权。“昭阳”用汉代赵飞燕之妹赵合德居昭阳殿的故事,她与人私通,致汉成帝于死。
这两个典故是金庸自己点明了的化用借喻,其实他在描写多尔衮与孝庄之事时,还有意无意地套用了另一桩年代更久远、情节更离奇的皇族艳闻——秦相吕不韦与太后赵姬私通,生下嬴政坐江山。在金庸笔下,小皇帝顺治同样成了多尔衮与孝庄爱情的结晶,因此才能在血雨腥风中当上北京城名义上的主人。
可以说,在这段“北京爱情故事”的构建中,金庸大展拳脚,将多段历史上的后宫秘事剪裁融汇进来,制造出“阴谋与爱情”命题下的情节最高潮。然而过多的演绎对于历史人物的名声有“或近于诬”之嫌,金庸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回目后特地解释“小说家言,史家不必深究也”。他也附注引用了近代以来史学家对于多尔衮、孝庄一事的看法:
此事普遍流传,但无明文记载。近人孟森认为不确,胡适则对孟森之考证以为不够令人信服。北方游牧渔猎民族之习俗和中原汉人大异,兄终弟及,原属常事。清太后下嫁多尔衮事,近世治清史者大都不否定有此可能。
总的来说,金庸的观点是“不否定有此可能”,他的依据是不同民族各有自己的伦理婚娶习俗,叔嫂之间发生感情甚至实质的婚娶行为,在清初宫廷中是常有之事,但多少证明金庸对满清民族入主北京城前后的政策与习俗有些失考。
早在清军尚未入关的皇太极天聪三年(),皇太极就曾下令:“凡娶继母、伯母、弟妇、侄妇,永行禁止。”从行政上禁止了兄终弟及、同族嫁娶等较为原始的带有氏族色彩的习俗。顺治四年()颁布的《大清律》中,更是将“娶亲属妻妾”作为专门的刑罚条目,制定了精细而严厉的问责与治罪措施。可以说,金庸绘声绘色渲染的“慈宁花烛、太后下嫁”,无论台面上的故事本身,还是背后的史实依据,都是人为编构的成分偏多。但北京城的魅力就在于,它像一座包罗万象的大戏台,丰厚的历史沉淀赋予它独此一份的蔚然气象与阔大胸怀,允许和催化着上至宫闱下到市井的爱恨情仇在此发酵上演。而这些虚虚实实的戏码,又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背影增添了神秘的情趣。金庸笔下的北京城是他家国英雄情怀的终极梦剧场,灯影煌煌里,衣冠缭乱处,亦幻亦真,惹人遐想。
(原标题:在金庸笔下——燕京幻与真)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