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蓝豚
在,简述《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中,主要介绍了汪胡桢所著《整理运河工程计划》的经过和书中的部分内容。
其中,有一幅“书报介绍”的插图,直接介绍该书为“堪为复兴运河水利之指南”。
“堪为复兴运河水利之指南”这句话,应该是出自于汪胡桢自信的总结,也是整理运河讨论委员会的一致认可。
那时,年6月。时隔,79年以后。
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那么,《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与运河申遗,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笔者推出,简述《整理运河工程计划》后,资深水利史研究专家、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委员谭徐明老师,说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谭老师写过专著《京杭运河大运河遗产构成与价值评估》。
她说:这份规划(《整理运河工程计划》)是大运河申遗中,为数极少的权威资料。
上世纪30年代,汪胡桢先生主持京杭运河断面测量之后,以后再没有过。
其后,在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技术文件中,只有这份《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作为基础资料,可以支持。
在笔者推出简述《整理运河工程计划》后,还得到了另一个意外的收获。
河北省沧州市规划馆的贾金柱老师说:
沧州是运河从中心城区穿过的仅有城市之一,沧州正在建设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中心。
近期,淘得一本精装《整理运河工程计划》,询问笔者是否与所介绍的为同一本书。
答案,当然是的。
这是一本已近90年前的旧书,看其封面,保管得相当完好,猜想内页内容应该也是清晰如新,实属难得。
一番交流后,得知书中还水利界前辈大师李仪祉的签名,更是让笔者喜出望外。
近日,终于讨得内页签名照片,以下拼图与水利界和关心运河建设的各位朋友一同分享。
京杭运河是我国最了不起的一条人工河道,而《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作为申遗成功的重要技术支撑文本。
恰恰这本书,还发现有李仪祉先生的签名。
说明李仪祉先生对此书的成果,是认可的。
当年,汪胡桢先生为实施整理运河工程计划,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全面测量,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公里。
有据资料显示,年汪胡桢组织的全运河纵横断面测量,亦是为有记录以来的一次测量。
正是汪胡桢先生为整理运河工程计划,做了大量专业且扎实细致的工作,所以他的《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为我国申遗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件事,汪胡桢先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是他,帮助运河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他所测量的长度,至今还没有人再次进行工程性系统复核。
而在《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中,最精彩的,最有文化底蕴的部分是“运河之沿革”。
这也是汪胡老为我们整理出了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以下重点介绍,“运河之沿革”中的第三、第四部分的黄淮段、淮江段,即京杭大运河的淮河流域河段。
运河之沿革
运河,北起北纬四十度,南迄北纬三十度,长一千七百余公里,纵贯冀、鲁、苏、浙四省,为世界开辟最早之船渠。
其发展与衰退之经过,可分为四时期。
第一时期,为原始时代
始于春秋,迄于隋代。
其时因战争及朝贡关系,而有开辟运渠之动,然因国都多在秦豫,故无南北径通需之要斯。
时所施工事,不过就平原沮洳之区,将湖泊沟通连贯,以渡舟楫而已。遇水量易泄或水流遄急之处,则建筑堰埭,以障其流,运舟至此,必需转船。
春秋之邗沟与鸿沟,汉晋之济渠、汴渠,东晋之桓公沟,隋之通济渠、新汴渠、邗沟,均系此类。
第二时期,为闸河萌芽时代
汉晋之际,蓄水灌溉之事渐兴,始有斗门之设。
其用诸运渠以节宣水量者,盖始唐代。
其设置地点,限于运渠接通江河之处,与堰埭之作用相等。
因制作不良,故兴废不时,更有仍复堰埭之制者。
江都之伊娄河(今瓜洲运河),淮安之末口(昔时运渠通淮之处),圴有其例。
瓜洲古渡
宋代复于通江之处,创设复闸,同近代船闸之理,运舟往来,益之臻利矣。
第三时期,为闸河时代
闸河者,即就水面倾斜甚巨之水道,间段设闸,分成多级,以节水量,而利舟楫。
唐宝历(~年)初,李渤于广西灵没渠门斗十八,联接湘漓,二江以通航运,即系其制。
(按:灵渠始创于秦史禄,派湘流而注之,为江以通成,汉马援南征,饷道亦出于此。但斗门之设,似始于唐)。
其用于南北运河者,盖始于金代之高良河(即北平至通县之水道),然建筑未精,水易漏泄,未竟其用也。
元世祖统一华夏,因运漕所需,始于至元二十九年,命都水监郭守敬于高良河置坝闸二十座,以成闸河,赐名“通惠河”。
又二十六年,从寿张尹韩仲晖等请,自寿张至临清开渠,名“会通河”。
成宗大德元年(年)起,於会通河建闸八,闸河之制始渐广。
明代继之,於会通河增建闸座,以圴水势。
复因黄河南徙,屡决入运,始开昭阳新渠以避之,继又开辟泇河,以远黄患,兼避徐州二洪之险。
清初,更以穿皂河与中河,皆设置闸座,以节宣水量。
盖南北运河,自淮阴至南旺,由南旺至临清,地势高下,相差最巨,自有闸河之制,舟楫始得往来无阻耳。
第四时期,为衰废时代
自清末以降,运河渐趋衰废,至今日而极。
其衰废之主因,由于咸丰黄河之北徙,於山东寿张绝汶而东,使寿张至临清间,水源断绝,浸至阻塞。
时以军事繁兴,未即修复,嗣因采用海轮行漕,运河几成赘疣。
清季末,造平津、津浦铁路,相继告成,南北货物,陆道则由铁路,水道则由海舶,运河遂仅有局部交通之价值,不复为南北交通之孔道。
自淮阴至临清,闸河部分因水柜失修,闸座废圮,河身淤塞,故衰败为尤烈。
淮阴至瓜洲,则因运盐之需要,犹于三河口,筑堰蓄水,以通航运。
然近几年以来,淮北之盐多由海运,运河亦浸失其重要。
常州至杭州一段,因所经之地,生产发达,人口繁密,且水量颇多,旱涸之虞较少,故帆樯犹盛,为农产物输出之通衢。
以全局而观,今日之运河,实已退处于隋代前之原始状态矣。
兹为便于叙述起见,将全河分为六段,各段沿革,圴自成章节。
一、平津段,自北平至天津,北京至通县段通称大通河,通县至天津段通称北运河,全长公里;
二、津黄段,自天津至黄河,在河北境内通称南运河,在山东境内通称北运河,全长公里;
三、黄淮段,自黄河至淮阴,在山东境内称南运河,在江苏境内称中运河,全长公里;
四、淮江段,自淮阴至扬子江,通称里运河,全长公里;
五、镇苏段,自镇江至苏州,通称运河,全长公里;
六、苏杭段,自苏州至杭州,通称运河,全长公里。
黄淮段运河
此段运河,起自黄河南岸之十里铺,南至江苏之淮阴,长凡四百六十公里。
在汉代以前,运河犹在原始时代,仅因朝贡及运兵之需要,沟通天然河道作为运渠,且多利用沼泽,以省工程。
汉晋以来,巨野有泽名大野,由此东北穿渠,至东平安民山,与汶水会,东南穿渠经金乡、鱼台与泗水会,同入于淮,名济渎。
晋太和四年(年)桓温伐燕至金乡,因亢旱水道不通,乃自巨野穿渠,北起济宁,南至鱼台,名桓公沟。
隋代开通济渠,唐宋因之,黄淮交通,另辟捷径,鲁南各渠,遂不复为交通之孔道。
元代建都北平,始有南北直达水道之需要。
宪宗七年(年),济州倅毕辅国於汶水之阴,堰城之左,作斗门,遏汶水入洸,至济宁益泗漕,以饷宿蕲戍边之众,于是江淮泗汶,始相沟通。
嗣至元二十年(年),命兵部尚书粤鲁赤等大举开济州河(有资料显示,兵部尚书为李奥鲁赤,主持开挖,南起鲁桥,北至东平安民山,全长75公里),自济宁至东平之安民山,于堽城建堰,遏汶入洸,于兖州作金口坝,遏泗水入府河;会流于济宁之会源闸,分流南北以济运。
于是,江南之漕,可自安民山下清济故渎,至利津入海。直达天津。
嗣海口沙壅,改由东阿陆运至临清下卫河。
二十六年,始自安民山凿会通河至临清,以省陆运之劳。
济州河、会通河初开,均建木闸,堽城、金口,仅筑土堰,后次第改建以石,并增建新闸。
自此,南自徐州,北达临清,历闸二十有九,成为大规模之闸河。
堽城坝
堽城坝,也有称冈城坝,在今山东宁阳东北,汶水与洸水分流处。
蒙古宪宗七年(年),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合泗水,以济饷运。
元至元二十七年(年),又于旧闸之东作东闸。
延佑五年(年),改土堰为石堰。
明洪武间,黄河决口,运河被淤。
永乐九年(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使汶水出南旺湖,并截堽城大闸,不使汶水入洸。
成化十一年(年),又建新闸,仍分水入洸。
嘉靖六年(年),重建堽城闸,并引柳泉以增洸水水量。
在山东宁阳县伏山镇堽城坝村北,大汶河南岸有禹王庙,现存两通龟趺螭首石碑,立于大殿前东西两庑南面。
东碑,篆额“造堽城石堰记”,碑首题《堽城堰记》,由浙江淳安商辂撰文,李应祯书丹心,兖州知府钱源,于明成化十一年(年)立石。
此碑石灰岩质,座东朝西,通高6.5米;碑身宽1.42米,厚0.44米,高3.21米。阴刻楷书,字径4厘米,共字。
西碑,篆额同题“堽城堰记”,由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万安撰文,山东布政使司经历樊辅书丹,宁阳知县王瑀,于成化十三年(年)立石。
两碑,同为记述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宜兴张盛(克谦)修治堽城堰事。
商辂,明朝中期名臣,淳安人大学士,作有《堽城坝记略》:
汶泗二水,齐鲁名川,分流南北不相通。自古浮于汶者,自兖北而止;浮于泗者,自兖南而止。
元时,南方贡赋之来,至济宁舍舟,陆行数百里,由卫水入都。
至元二十年,始自济宁开渠抵安民山,引舟入济宁,陆行二百里,抵临清入卫。
二十六年,复自安民山开渠至临清,乃于兖东筑金口堰,障泗水西南流,由济河注济宁。兖北筑堽城堰,障汶水南流,由洸河注济宁。汶之下流又筑戴村堰,障之西南流南抵济宁,北抵临清。
而汶泗二水悉归漕渠。
于是,舟楫往来无阻,因名之曰:“会通河”。
我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无事漕运,向之河堰废损殆尽。
我文皇帝迁都于北,爰命大臣相视旧规,筑堰疏渠,漕运复通,第堰皆土筑,毎遇淋潦冲决,水流尽泄,漕渠尽涸,随筑随决,岁以为常,民甚苦之。
成化庚寅,工部尚书郎张君克谦,奉命治河,历观旧迹。
叹曰:浚泉源,疏漕渠,此岁不可废。至若堰坝以石易土,可一劳永逸,何乃因循,弗为经久计乎。
于是,督夫采石,首修金口堰,不数月告成。凡应用之需,以一岁桩木等费折纳,沛然有余。
曰:斯堰既修,堽城堰亦不可已。方度材举事,遽以言者召还。
已而巡抚都御史牟公,睹其成绩,极加叹赏,腾章奏保,用毕前功。
至则以堽城旧址,河阔沙深,艰于用力,乃相西南八里许,其地两岸屹立,根连河中,坚石萦络,比旧址隘三之一。
乃谓于此置堰,事半于古,功必倍之。
遂择癸巳九月,望日兴事,委兖州府同知徐福,阴阳正术杨逵,耆民张纶、许鉴,分领其役,储材聚料,百需咸备。
明年春三月,命工淘沙凿底,石如掌平。
底之上甃石七级,每级上缩八寸,高十有一尺。
中置巨细石,煮秫米为糜,和灰以固之。底广二十五尺,面用石板甃二层。广一十七尺,袤一千二百尺。
开湫口七,广各十尺,高十一尺,置木板启闭。
遇山水泛涨启板,听从古道西流,水退闭板,障水南流,以灌运河。
两端为逆水雁翅二,各长四十二尺;顺水雁翅二,各长三十五尺。
中为分水五,各广二十三尺,袤一百三十尺,两石际连以铁锭,石上下护以铁拴。
湫口上,横以巨石,或三或四,各长十余尺。
河旧无梁,民颇病涉,堰成遂通车舆。
有元旧闸,引沙入洸,洸淤,汶水不能入。
兹堰东置闸为二洞,皆广九尺,高十一尺,中为分水一,旁为雁翅二,亦用板启闭,以候水之消涨,涨则闭板以障黄潦,消则启板以注清流,洞上覆以石,石之两旁仍甃石,高一十有八尺,中实以土与地平,俾水患不致南浸,洸河免于沙淤。
闸之南新开河九里,引汶水通洸河,河口逼崖,自颠至麓皆坚,凿石两阅月始通。
肇工于九年九月,讫工于十年十一月。
是役所费,较之金口不啻数倍,而民不知劳,似前折纳之外,所增无几。
盖处置得宜,区画有方,所以开漕运无穷之利者实在于此。
都宪嘉其功之成,命兖郡守钱源征予以记。
往岁克谦,还自东鲁,语及修堰之役,予心善之,及克谦再行,予实从臾,乃今绩用有成,可靳于言耶?
昔白公穿渠,民得其利,歌曰: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若克谦斯堰之筑漕河,允赖公私兼济,视白渠之利不亦尤大矣乎?予故备书其事为记。
克谦,名盛,常之宜兴人,天顺庚辰进士,仕都水员外郎,功名事业,此其发轫云。
成化十一年记。
此碑文载《山东通志》卷三十五,光绪《宁阳县志》卷十八艺文,均有所记,只是文字略有调整。
元朝李惟明,亦作有《改作东大闸记略》:
泗别于滋阳,兖道之汶支,于奉符之堽城,洸引之西南,防于任城,会通河受之。
昔汶不通洸,国初岁丁巳,奉符毕辅国请于严东平,始于汶水之阴,堽城之左,作一斗门,遏汶水入洸至任城,益泗漕以饷宿蕲戍边之众,且以溉济、兖间田。汶由是有南入泗、淮之派。
至元二十年,朝议以转漕弗便,乃自任城开河,分汶水西北流,至须城之安民山,以入清济故渎,通江淮漕至东阿,由东阿陆转仅二百里,抵临清下漳,御输京师。
二十六年,又自安民山穿渠,北至临清,引防绝济,直属漳御,由是江淮之漕,浮汶泗,径达临清,而商旅懋迁,游宦往来,暨闽粤交广卭僰川蜀航海诸番,凡贡篚之入,莫不由是而达,因赐河名曰:“会通”。
于是,汶之利被南北矣!始辅国直堽城西北隅,作石斗门一,后都水少监马之贞,又于其东,作双虹悬门,闸虹相连,属分受汶水。
既又以虹石水易圮,乃改其西虹为今闸制通,谓之东闸,谓国辅所作斗门为西闸,西闸后改作址,高水不能入,独东闸受水汶,水盈缩不常,岁常以秋分,役丁夫采薪积沙于二闸左,绝汶作堰,约汶水三之二入洸,至春全遏余波以入,霖潦时至,虑其冲突,则坚闭二闸,不听其入,水至径坏堰,而西循故道入海,故汶之堰岁修。
延祐五年,改作防堰,五月堰成,六月为水所坏,水退乱石龃龉壅沙,河底增高,自是水岁溢为害,至元四年秋,七月大水,溃东闸突入洸河,两河罹其害,而洸亦为沙所塞,非复旧河矣。……
金口堰
金口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城东泗河之上,因其所处位置重要,坝身石与石之间均以金属(铁)扣接,故名。
据《方舆纪要》卷32,嵫阳县:
金口闸“元至元中所建。稍南曰金口堰,成化中所修滚水石坝也”。
据《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元至正中,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即隋时薛胄于泗沂之交积石为堰,决令西注陂泽以溉良田者。延祐中,疏为三洞以泄水势。成化间,筑石堰,东西长五十丈,甃石三处,眎(视)水消长,时其启闭。”
另据百度百科:
金口坝始建无可考。据实物资料记载,金口坝建于北魏延昌三年(年),兖州刺史元匡在此主持筑堰修桥。《水经注》记载“(洙水)又南迳瑕邱(衮州)城东南入石门,古人结石为门,跨与水上”。
可见,在元匡修筑金口坝之前,此处应该已有“石门”存在了。
隋朝开皇年间(~年),兖州刺史薛胄在沂、泗交流处积石堰水,令其入黑风口而西流,以灌溉土地,因而城西大面积土地尽成良田,农业连获丰收,百姓颂之为“薛公丰兖渠”。
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年),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以金口坝堰泗河水入城壕中,以作兵防。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年),“开会通河,乃修胄旧渠,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
元仁宗延祐四年(年),疏为二洞,装置闸门,视季节水势而启闭。
明成化七年(年),都水主事张克谦“结庐督修此坝”,历时九月,工竣坝在。坝身固之以铁扣,嵌缝拌之以糯米,成为鲁地著名的“金口玉坝”。
明嘉靖三十七年(年)和清乾隆三年(年)、三十六年(年)都曾重修,将坝身加长增高,扩为五洞泄水。
戴村坝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东平县东部20多华里南城子村附近,系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水利控制枢纽,该坝横截大汶河,坝下为大清河。
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坝初建于明永乐九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明成祖继位后,从各方面做迁都北京的准备。首先考虑到江南物资北运,以供京师所需,“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因而决定治理大运河。
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等奉命疏浚运河。
当时,从济宁到临清的运河地段多丘陵,地势高,“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
元代曾在堽城(今宁阳县境内)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洸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
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水势不足,时常干涸。
宋礼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堽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洸河(洸府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南城子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
在水流湍急、水面宽广的河面上建拦水坝是十分艰难的。
宋礼等人征调大批民夫,动用无数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难关,终于修成了一条长5华里的全桩型土坝,每遇重运,聚沙为堰截水南流,伏秋大汛任其冲刷。
大坝修成之后,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
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
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
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天顺五年(年),增筑培厚,此后连年增土培护,百余年未有大动。
万历元年(公元年),侍朗万恭垒石为滩,未及二年冲毁,再筑土坝。
万历十七年(公元年),总河潘季训在北端筑石坝,名曰玲珑坝。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年),尚书舒应龙在南端筑石堰防冲名曰滚水坝,中留石滩泄水名曰乱石坝,自此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明清后统称为戴村坝。
自清代雍正四年(公元年)、雍正九年(公元年)、乾隆二年(公元年)、乾隆三十七年(公元年)、道光二年(年)、光绪六年(公元年)、光绪三十年(公元年)、宣统元年(公元年)等年间,先后8次屡加改建维修,维持漕运。
民国期间漕运断绝,多年失修,仅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年),进行过一次维修。
解放后至年为保持工程完整,继续发挥其拦沙缓洪、防止溜势变化的作用,曾先后于年、年、~年进行了三次整修,年、年、年补抛了坝下根石,年对工程进行整修,~年对年溃口水毁工程进行修复。
以下,继续接着汪胡桢先生的《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中的黄淮段运河沿革。
元明之际,黄河屡于考城、曹县间决口,闸河淤塞。故东北粮饷,均由海运。
永乐元年(年),运舟改自淮安入淮,浮颍河至淮阳,换载小舟,溯跌坡,别以大船载入黄河(是时黄河有一股由颍达淮),更于阳武登陆,令河南车夫运赴卫河,以达燕京。
嗣成祖数幸燕京,百费咸集,遂有重浚会通河之动机。
永乐九年(年),命工部尚书宋礼浚会通河,自济宁至临清,筑戴村坝,遏汶全流,入于南旺,分流南北,又开新河自汶上袁家口左徙二十里,至寿张之沙湾,复接旧河。
是时,复自开封筑堤下达鱼台,导黄河于鱼台,合运河至铜山,泛滥稍止,漕事乃定。
正统(年)以后,黄河又屡决入运,运道通道靡常。
嘉靖六年(年),始议另辟新河于昭阳湖东,旋作旋废。
隆庆元年(年),始毕功。
自是济宁南阳镇至沛县之留城运道,圴移于湖东。并另建新闸,以通舟楫。
惟是时,黄患移于徐邳,遂有建议自夏镇起,另辟新渠接泇河,以远避黄河者,议久不决。
万历三十一年(年),始因李化龙之请,大开泇河,自沛县夏镇经韩庄,合氶泇沂诸水,出邳县直河口下黄河,建石闸八座,以通运道。
清代继之。
康熙六年(7年),开皂河,以避骆马湖之淤阻。
二十六年(年),复于黄河遥缕二堤间,开中河,至淮阴西仲家庄。
四十二年(年),移运口于杨庄。
时黄淮功成,清帝亲临巡阅。
黄淮段运河,遂吿完戒。
第四节淮江段运河
此段运河,北起淮阴,南迄瓜洲,长一百八十公里,通称里运河,为全河发展最早之一段。
初春秋之末,吴国奄有今日废黄河南至浙江嘉湖之地。
周敬王三十四年(纪元前年),吴王夫差欲代齐以霸中国,始于邗江筑城,并穿深沟,通江淮,以利兵事。
此时运道,多利用湖沼,由江都屈曲东北行,经射阳湖至淮安北末口,达于淮。
晋代以后,江北农业大兴,人口繁庶,邓艾、祖逖、荀羡、二谢,圴屯淮阴,取威中原。
惟水道迂曲,尚无径达之路。
在邓艾之前,东汉末年陈登任东阳长和典农校尉,就注意兴修水利,境内秔稻丰积。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县(治今射阳湖镇),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就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甚得江淮间民心,于是有恢复江南之志。
原夫差所开邗沟东道,虽经刘濞筑堰黄浦溪,可由白马湖经山阳浦入淮,但由淮入江仍需绕道射阳湖,这恐怕正是陈登移治射阳的根本原因。
陈登在津湖(今界首湖)与白马湖之间穿渠开沟,就能使大军由淮直下江东。
由“百里渡湖”观之,当时津湖与樊良湖之间有水道通连,只是后来水道浅涸,才使“魏文战船,由白马湖入津湖而止”,故西晋时陈敏才需要“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迳渡”。
正是由于“陈登穿沟”,使今宝应运西直至金湖一带成为了战略要地,有了后来的邓艾屯田之议。
正始(年~年)初,魏国准备在东南一带进行屯田,积储军粮,以对付吴国,于是派时任尚书郎的邓艾前往视察。
经过实地考察,邓艾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
一是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以便灌溉农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疏通漕运;
二是在淮北、淮南实行大规模军事屯田。
建议为司马懿采纳并予实施。
从正始二年起,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在四百多里的范围内,五里设置一个军屯营,每营六十人,一面屯田,一面戍卫,同时,在淮水流域挖掘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二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出现了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一派繁荣富庶景象。
魏国在东南的防御力量大大加强,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
正始四年(年),邓艾在今宝应城西八十里筑石鳖城以营田,“修白水陂塘,置屯四十九所,溉田万二千顷,以充军储”。
此后,晋穆帝永和中(年~年),徐州刺史荀羡北镇淮阴,“屯田东阳之石鳖,公私利之”。
南齐时(年~年),北兖州镇淮阴,“临淮守险,有平阳石鳖,田稻丰饶”。
北齐废帝乾明元年(年),尚书左丞苏珍芝议修石鳖等屯,“岁收数十万担,自是淮南军防,粮廩充足”。
陈宣帝大建六年(年),出阳平仓谷拯济流民,让其“随近耕种石鳖等屯”。
直到唐武则天证圣中(年),仍在白水塘、羡塘开置屯田。
羡塘,在今宝应城西南八十里,西距盱眙县城九十里,其水与白水塘合,由其名观之,当即晋永和中荀羡所修也。
白水塘和羡塘故址当在今金湖县三河一线,石鳖城故址当在今金湖县城西北。
开皇(年~年)初,石鳖县尚存,隋并入安宜县。
祖逖(~年),字士雅,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
永嘉五年(年),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甘苦与共,被推为流徒的首领。至泗口(今江苏淮阴),镇东大将军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征为军咨祭酒,移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祖逖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
建兴元年(年),司马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只拨给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的军费。于是祖逖整编了随同自己南下的北方乡亲,由青壮年组成了一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队伍,于九月,挥师北上,中流击揖,横渡长江。
渡江之后,祖逖在淮阴一带一面铸造兵器,一面继续招兵买马,整训军队。祖逖北进,士气旺盛,基本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领土,使占据北方的后赵石勒政权不敢驱兵南下。
祖逖的故事,好像都没有提到整治运渠的相关事迹,但是确有屯淮阴取威中原之实。
晋时二谢,一般指谢安、谢万。
谢安出身于名门世家陈郡谢氏,其父谢裒,官至太常。
谢万是谢安之弟,其兄弟排序分别是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
太元八年(年),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
当时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可是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
同年十一月,谢玄遣部将刘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
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
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太元十年(年)四月,功高遭忌,谢安借口主动交出手上权力,自请出镇广陵的步丘,建筑新城避祸。
但隐居东山的志趣始终未消失,制造泛海的船只和装备,打算等到天下大体安定后,从水道回东山。
继续,汪胡桢先生的《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中的淮江段运河沿革。
隋大业元年(年),始发淮南丁夫开邗沟,自淮安直达扬子江。
唐代杜佑、李承、杜亚、李吉甫先后修陂塘,经营水利,运亦通畅,时斗门之制已盛行。
开元二十年(年),于瓜洲江口,立埭设门以通舟楫。
宋初,淮安末口,亦建为闸。
宋代以后,于运河渠道改善颇多。
景德中(年),自泗州载石输高邮,湖中积为长堤,以避风浪。
天禧中(年),筑漕河堤三百里,并于高邮北,锢巨石为十,才泄横流。
天圣中(年),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始议为复闸节水,以省舟船过埭之劳。发运副使张纶表行之,遂於仪征建闸,运舟载米本不过三百石,闸成增至一千六百石。
徽宗时,蔡京为相,毁诸闸,自洪泽湖至邵伯数百里不为之节,以致水泄,漕运阻滞。
宣和二年(年),恢复闸埭,运始复通。
南渡以后,为阻金兵计,焚毁诸闸,后岳飞、韩世忠屡败金兵,继与金修好,始再修复。
高邮、宝应间,圴设减水堰坝,并筑江都至淮阴运堤。
宋元之际,运道稍塞,元代屡加浚治。
时贾鲁治河功成,全河灌注于淮,淮安运口时有倒灌之虞,形势为之一变。
永乐中,修高家堰束淮水出清口,以敌黄济运,复开清江浦河,移运口于淮阴,建四闸,递相启闭,以阻黄水。
复以运舟行经高宝湖中,牵挽为难,乃就湖滨筑长堤,以度纤道,甃以砖石。
宏冶间(年),因诸湖多风,运舟常被堤石冲破,于高邮湖东开复河。
万历间(年),延筑之,开湖河分隔之渐。
嘉靖以后(年),黄淮水屡漫入运,辄至盈漕,始于宝应界首间置平水闸,减水入海。
万历元年,增为二十三座。
惟黄河洪水位日高,致洪泽湖及高宝湖洪水位因以增崇。
明史《河渠志》,有向来水(高宝湖)不踰五尺,堤仅七尺,今堤加丈二,而水更过之之语。
潘季驯,乃重修高家堰,砌石三千余丈,以蓄清御黄。然一遇洪水,高堰及运堤辄决。
杨一魁,继任治河(时在年),注意于高堰运堤之减水闸,及芒稻河归江之路,水患稍平。
清初,黄流仍倒灌入运,河身淤垫,高邮清水潭运堤大决。
靳辅,受任治河,增筑高堰,设减水坝,导淮分归江海。每遇洪水,辄开放归江归海各坝,以为常。
嘉庆以后,清口日淤,益成黄强淮弱之势,每借黄济运,故运河受患甚深。
咸丰五年(年),黄河卒,因海口淤垫,水位过高,于铜瓦厢决口北徙,淮水亦由三河径入扬子。
运河水源,一时几绝。
光绪间,盐商因需水运盐,始三河口筑草坝蓄水,左宗棠大修运堤,瓜洲运河亦以机船挑浚,故里运河犹能保持残喘,至于今日。
以下,再以年《水利》第2期中,汪胡桢所著“运河之沿革”一文,以图片形式贴上,以备研究者全览沿革或核对。
《水利》中“运河之沿革”,与《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中章节内容,小有改动(修正),建议尽量参考《整理运河工程计划》。
受手头资料所限,用以《水利》的文章,相对比较清晰好辨,故而采用。
汪胡桢先生,在编辑《水利》时,时常会作一些科普介绍,或者插入一点广告。
上面“复闸”,对“埭”也有一点解释,与文中内容也是相互呼应。
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