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两本书籍介绍了四川省凉山地区的地理和人文,一本名为《雷马峨屏调查记》,作者为当时中国西部科学院雷马峨屏考察团的常隆庆、施怀仁、俞德浚,书中记录了年对夷区的考察。另一本书为《大凉山夷区考察记》,作者为曾昭抡,他年带领西南联合大学师生组织的“川康科学考察团”对凉山地区进行了考察。通过这两本书,人们对民国时期的凉山地区地理地貌和民情会有初步了解和感受。
民国时期内地人对彝区可谓谈虎色变,没人敢轻易穿越彝族地区,而这些民国学者和考察队员们勇敢地承担起肩上责任,冒着危险毅然走进那片神秘莫测的凉山彝区,进行了详细实地考察,他们将这一地区统称为雷马峨屏,也是历史上内地的边缘,是各朝代政府重点防守的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件,呈现的更多是腥风血雨,给人的感受是沉重的。本文介绍的是其中一个重要城池——烟草峰城。
一、古城的历史
烟草峰城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的烟峰乡,要了解这座古城,首先要追溯马边县的历史。马边县最早于民国三年成立的,之前为清朝的马边厅。马边厅之前只是屏山县所辖的新乡镇,于乾隆二十九年(年)分离出来,并设置通判,更名为马边厅(马边厅志略二),为马湖边城之意,这就是马边这个名字的来历。再往前追溯,明朝政府在平定“凉山三雄”之后的万历十六年(年),当时为了防备“夷人”再乱,在赖因设立马湖安边厅,并建城,御名新乡镇(见明万历二十年的《建新乡镇碑记》),新乡镇这个名字使用了年。
而赖因这个地名来历可追溯到宋代,根据宋代文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之“辛未利店之变”记载,宋治平年间(年—年)“初赖因本夷地,景德天圣闲属来寇掠,治平闲把截将王文揆始据险立寨,侵耕夷人山坝,名赖因”,可见这个名字使用时间多年。
在马边历史长河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有很多,较有名的事件就是明万历15年的平定“凉山三雄”,所谓“三雄”指的是居住在凉山地区的当时三土司的首领,腻乃的撒假、雷波的杨九乍、黄琅的安兴。他们的叛乱引起明朝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四川布政司,为了彻底铲平他们的叛乱,动用各地的兵力约五万多人,分三路进剿,最终铲除三雄,平定叛乱。
总督四川兵部尚书徐元泰向朝廷奏请平定“三雄”之乱,“因议用兵五万,分三哨(支的意思),一自马湖、一自中镇、一自建昌,及播州、酉阳、平茶、邑梅、天全、乌蒙诸土司并行调集。马湖将郭成、朱文达、万鏊、田中科;中镇将周于德、滕国光;建昌将边之垣、宰调元、王之翰、杨师旦;而总兵李应祥随马湖营居中调度”(卷之二百一)。中镇一路走今峨边,建昌一路走今西昌,而马湖一路就在烟草峰一带作战。
据文献,万历十五年十二月,马湖这一路官兵从今宜宾出发,沿着金沙江而上,在屏山县大桥乡又分为两路,一路郭成率兵逆西宁河而上,一路由主帅李应祥和朱文达、万鏊率领,加上杨应龙的播州土兵,逆中都河而上,经过中都镇、荍坝乡、靛兰坝,翻越胭脂山到达马边,然后再向南经过两河坝、烟峰乡、白家湾、高卓营、大河坝,在翻阅大风顶,到达美姑县龙窝乡(文献上的穵黑),在翻越大山至峨边县的勒乌乡。这场战斗的详细过程会在另一篇文章中做介绍。
这位杨应龙,播州土司第二十九代统治者,也是播州最后一个土司,他在平定“三乱”十一年后起兵造反,明军分兵八路进剿,对他驻守的海龙屯激战,次年杨应龙溃败,一个平叛英雄最终却成为被平叛的对象,角色转换之快,令人唏嘘。贵州遵义的海龙王遗址为杨应龙覆灭之地,是宋明时期的城防遗址,今天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定“三雄”之马湖路官兵进军线路图
第二年五月明军最终平定叛乱,马湖这一路官兵驰骋了整个战场。战争结束后,明朝政府为了确保对边境的掌控,将原来属于沐川土司的赖因分割出来,设立马湖安边厅同知,将赖因改名为新乡镇,在烟草峰设置守备,并在这两处筑城。同时在烟草峰城周围设置三营,“北有水池为后营,南有大河坝为前营,中有两河为中营,三营官兵约千四百四十余人,以成犄角之势”(方舆纪要)。这样就构置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
而据《马边厅志略二》记载,烟草峰城在安边新乡城(今马边城)南七十里,即马边县烟峰乡的烟峰村,万历十八年(年)建成,距今有年历史。城墙周长为二百二十二丈(约米),共有东西南北城门四座。烟草峰成为明朝政府面对夷区最前沿的城之一。明末清初,夷乱更是层出不穷,这座城池发挥了重要的防卫作用。
历史上“谓马湖之警在嘉,而不在叙”(《建炎以來朝野杂记》之辛未利店之变),可见各朝代都把重点放在了峨边和马边,因此在明朝布防的基础上,清政府又建立了一些关卡“由烟草峰城西南而进,有新场墩、香樟墩、炒米墩、施家墩、大河墩、董家墩”,并“于烟草峰建营一所,名曰前营,屯兵六百三十名,统一提调官一名,领兵把中五员,营房三百二十座”,大营距离烟草峰城只有几百名米的距离,可见此时的城防和驻军规模比明朝时期大了很多,烟草峰城这一路成为清政府防止夷乱的重点。
二、探访古城
正是早春二月,带着一份好奇和向往,于是踏上了去马边的道路,如今成都通往马边的道路不再艰辛,高速路3个小时就能到达。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两边的景色已物非人也非,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时代已经变化,祖国各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各民族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走在这片土地上,显然没有民国时期学者们那种担忧了。
出了马边县城沿着马边河向南行,不远就来到官帽乡,马边河上游挖黑和烟峰溪河的交汇处,是明朝的两河中营,今天的老营盘。渡河沿着烟峰溪河上行5公里就是烟草峰城,清代《马边厅志略》中对这段路有这样的描述:“(马边)进五十里,旧两河堡设把总一员,渡江上烟草峰,两崖岓峻千仞,涛涌万壑,鸟飞难渡,造铁揽三条,凌空成桥,名铁索桥,列兵一百人守之”,明代的所建的这个铁索桥桥头有“长虹卧波”四个大字,到了清代铁索桥废弃,改为渡口,过河上山就是烟草峰。如今此处修建了官帽舟水电站,昔日险恶峡谷变成了一汪碧绿的湖泊,但对面山崖的古道依然清晰可辨。
转过一个山嘴就来到了远离繁华之地的古城,它坐落在烟峰乡烟峰村,位于山岗之上,其三面深沟,一面缓坡,站在旧城上,眺望四周,群山并立,云雾缭绕于山峰之间,风景极为秀美。乾隆二十九年,首任马边厅通判的周启焜巡视烟草峰城时,留下了诗句:
当年设险累重关,旌戈森罗控白蛮。
今日太平风景好,野棠花落古城间。
烟草峰城的地形,绿色为古道线路。
当地居民如今落户在边城对面的平台上,一排排新村落整齐排列,一座大广场成为人们休闲聚会的场所,不得不称赞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远远看见古城就坐落在春花满山的山坡上,几缕炊烟从城中升起,犹像四百多年的情景。
从新村落沿着过去的老路缓缓向古城走去,路两边是春风中摇曳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田,昔日进城的古道大多换成了水泥路面,但还是留下一段,为岩石上凿出的路,台阶还是很明显。
岩石上凿除的台阶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东城门,当然没有原来的外形了,只剩下左右两个台子,如果不是当地老乡介绍,根本辨认不出这就是个城门,右侧的台子较大,后来被改做碉堡。,北门也是同样的情况,只剩下一个碉堡的基座。东城墙和北城墙还留下矮矮的一截,而西门和南门就没留下什么痕迹了。
东城门及碉堡基座遗址
东门侧残留的城墙北城门及碉堡基座遗址
古城中只留下一些老年人和比较破旧的房屋,当地老乡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建房屋的墙基很多都是用古城墙的城砖,和老城墙遗址的砖石对比也可以确定,是从老城墙扒下来的,他们都是石头切凿而成,长条四方形,用工细腻,当年花了不少功夫才做成这么整齐的墙砖。
城墙遗址残留的条石
城墙条石成为民房的墙基在村民的引导下,还看见村民家中的一块石碑,落款为为民国三年,也就是马边县成立那年篆刻的,上面有“古烟峰汛”四个字,距今也有年了。
民国刻碑
东城门远眺烟峰山四百多年以来的历史沧桑转眼就过去了,当年的城池和民房已经坍塌散落,留下的遗址需细心查找才能发现,看见埋在泥土中以及散落的石砖,让人想起乾隆年间孟端的一句话,“前明营堡墩坪埋没于荒烟蔓草中,良田沃野化为深林密箐,鼪鼯猱獭游戏之场矣”,此时此景内心的感受是相似的,要说不同,那就是东门外山下的新烟峰乡,阳光下民房红瓦鳞次栉比,山头上林木葱茏,雾岚缭绕,梯田次级而下,缠山绕梁。人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和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的欢乐笑语,烟草峰城呈现出一派昂扬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