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还是仿汝窑高手崇正2021秋拍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广东崇正秋拍拍品lot

清乾隆仿汝天青釉大碗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三行在篆书款

口径35.4cm;高14.7cm;足径15.4cm

说明:香港船王赵从衍先生旧藏。

来源:香港苏富比年4月3日编号;

展览:

《华光艸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年,编号24;

参考:

1、香港苏富比年11月16日编号、香港佳士得年9月1编号;

2、另一款施以哥釉的同类大碗见香港苏富比年5月22日编号;

3、清宫旧藏宋汝窑天青釉碗〔文物号:故〕,高6.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7.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上海科技出版社,,图版7

4、《大观——北宋汝窑特展》第63页,国立故宫博物院。

5、《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第86页,上海博物馆。

底部

本品为乾隆官窑仿汝天青釉大碗,碗撇口,斜直壁,圈足,器形硕大周正,内外壁通施仿汝釉,色泽粉青,釉汁肥厚,釉面密布细小开片,为仿北宋汝窑器鱼子纹之意。碗底足平削,上施酱色护胎釉,以达到汝窑瓷“香灰胎”的效果,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釉面细节

创烧于北宋汝窑瓷,以釉色温润,开片优雅而闻名于世,自南宋时期汝窑瓷就已是名贵之物。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开始仿制汝瓷。清雍正朝复烧,质量远逾前代,乾隆皇帝即位后,景德镇官窑仿汝瓷烧制依旧。宋代汝窑瓷器釉面厚润无光泽,有失透感,清雍正乾隆仿汝釉面玻璃质强,光亮莹润。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七册第页

乾隆朝烧制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本器即是当时作品的典型代表。唐英《陶成纪事碑》中记载由皇宫内廷发旨定烧的仿宋汝釉青瓷有“仿铜骨鱼子纹汝釉”和“仿铜骨无纹汝釉”两种,本器应为前者,亦称为“铜骨之汝”。《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了当时皇帝对唐英所进汝釉瓷器的款识要求:

从文中可见乾隆初年皇帝命唐英在景德镇烧造的仿汝有釉瓷器式样,其中就包括了碗,而器物均要求用篆字款,并特地要求书写周正。本品底款青花篆书六字三行“大清乾隆年制”,是乾隆初年常见用青花署款的形式,字体周正,笔划刚健,适可与档案记载互相参照。

乾隆初年仿汝瓷器中,以仿古立件为多,日用的盘碗较为少见。但以本品体型硕大,并不是普通的日用器皿。其在尺寸上甚有讲究,而不仅仅是“仿汝釉”大碗,而是“仿汝窑”大碗。

传世是宋代汝窑碗与本品尺寸对比图

如今传世的汝窑碗真品,一件为清宫旧藏宋汝窑天青釉碗〔文物号:故〕,口径17.1厘米,高6.7厘米,足径7.7厘米。底心刻有乾隆丁酉仲春御题诗一首。另一件大英博物馆(大卫德基金会)藏北宋汝窑青瓷碗,口径17cm,高7cm,足径7.5cm。底心刻有“乾隆丙午”(6)御题诗:

首先,从该首御题诗中,我们可以乾隆对汝窑碗在整个汝窑传世器物中的定位,他认为汝窑传世器物,盘多而碗少,宫廷所藏汝窑盘大约有数百件,而碗却寥若星辰。皇帝认为这个原因大该是汝窑碗的尺寸比较大所以容易损坏的缘故,于是发出“愈大愈难守其器”的感慨。

其次,这只乾隆官窑汝窑碗,则发展了汝窑碗的硕大尺寸,口径35.4cm;高14.7cm;足径15.4cm,在比例上,恰好是北京故宫和大卫德基金会汝窑碗的一倍之大。这说明该大碗的制作不仅仅是仿汝釉,而是根据传世汝窑碗放大制作。这类仿汝窑器,据《活计档》的记载,一般是现在造办处制作木样,持进交太监呈供预览,然后再奉旨交给江西烧造。据乾隆十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于本月初十日司库白世秀将汝釉猫食盆色木样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准交江西烧造”,(《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2,页。)可知当时宫廷仿造汝器,会先把传世实物交给内务府造办处,依据原物制作木样,再呈交皇帝御览,在获得皇帝御准之后,发往景德镇御窑厂依样烧造。

从上述尺寸上的比例可知当时仿汝窑的一些小秘密。乾隆年间仿汝器除了依样仿造,也有根据宋代汝窑的特点,发展出新的仿古样式。而本品则刚好是调和二者,既参考了清宫旧藏传世汝窑的尺寸比例,再根据宫廷当时的审美和实际需要按比例盈缩。本品既真实还原了宋代汝窑的风采,又体现了清代宫廷造办处和景德镇匠人的巧思,集合了宋代汝窑和清代颜色釉之大成,是难能可贵的艺术精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4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