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就觉得末日来临看看这些坚持考到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撰稿

任大刚

公元年(康熙三十八年),也就是清军广州屠城49年后,时年岁的广东贡生黄章在广州参加乡试。

赴考路上,黄章老先生让曾孙提着自己手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的灯笼,在前面带路,进入考场时,他感慨道:“我如果这次考不中,下次一百零五岁也考不中,那么我一百零八岁一定会获得皇上的提携。很多事业还等着我去完成,我还要为国家效力啊。”

这段史料见诸《清稗类钞》,但不知道黄老先生是否坚持到岁,获得皇上的“恩赏”得到一个举人的功名。

事实上,乾、嘉、道、咸、同、光六朝,岁以上还在参加科举“会试”这个等级的考试,并获得“恩赏”的,一共33人;95岁以上的,人;90岁以上的,人;80岁以上的,人;70岁以上的,人。如果加上低一等的考试“乡试”,老年考生简直多如牛毛。

01

所谓“恩赏”,就是朝廷授予乡试的落第诸生(也就是俗称秀才的读书人)或会试的落第举人以“举人”或“进士”的功名。

科举制兴起于隋唐,授予落第读书人功名的制度,则从北宋时期开始实施。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名称和内容略有不同的类似制度,一直到清末光绪年间为止,绵延上千年,年科举制取消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降分录取和加分。

中学语文课本里选进《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不仅说明古人和新旧时代之际的鲁迅对科举制的危害有清醒认识,他们通过深入揭批科举制对人的残害,使一般初等文化水平的人,也能认识“反封建”的重要。

不过今天的人要系统认识科举制,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整套《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是为必备。我们的语文和历史教材就没有说明,历代对科举制产生的问题是有补救的,而《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比较集中地论述了在朝廷对待落第秀才和举人的一些制度性安排。

只不过,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太多,而朝廷所能提供的官职实在有限,这些制度很可能杯水车薪,非但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越到后面,反而成为一种文化上的拖累。

最早对落地读书人的照顾,是在公元年(北宋开宝三年),这年的三月一日,朝廷要求把参加过15次科举考试、每一个科目都考完的人员名单汇报上去。到三月七日,皇上的诏书下来了,上面的意思是,参加了15次科举考试的司马浦等人,风里来雨里去,弄得穷困潦倒,这些人的学问固然不是很好,专业也很难说精通,如果不给他们特殊的恩惠,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荒废了,因此“恩赏”他们相应科目的功名。皇上还特别说,下不为例。

但此例一开就收不住了。

公元0年(北宋咸平三年),又开了一次“恩赏”。这一次照例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次数有要求,不过除了如雍熙四年(公元年)一样,加了一个年龄限制——50岁以上之外,还增加了考试,但考试难度降低了,其他人要考三道题,而这些人只需要做一篇文章,粗粗看看他们的智慧才识就行了。

公元年(北宋景祐元年)开始,每一场科举考试,都有对落第读书人的恩赏。整个北宋王朝优待读书人,把很多读书人纳入体制内,导致官场冗员太多,恩赏也呈泛滥趋势,因此对恩赏的限制也越来越多,甚至打算废除。

02

宋朝落第读书人获得恩赏,通常情况下,除了需要具备基本参考资格,主要看两条:一个是你参加省试或殿试的次数,二是本人的年龄。一般来说,参加考试等级越高,参加科举考试的次数和年龄要求越低。

史籍记载,北宋开科取士69次,至少42次有恩赏(当时叫做“特奏名”)。南宋开科取士49次,40榜有特奏名。两宋合计,共计约人获得恩赏。

之所以对读书人科举落第如此重视,除了皇上怜悯心发作,其实还是有更实际的考虑:

一是怕人才被埋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在王朝时期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公正,但这个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录取率太低,导致一些人才很容易被埋没。譬如你在名举人里录取5名进士,你就很难说排名第六的那一位,比排名前三的在行政能力上有多大差距。但如果第六名的举人未被录取,这就是朝廷的最大损失。与其如此,还不如适当扩大录取范围。事实上,的确有不少能人是通过“特奏名”上来的。

二是让年纪越来越大的考生不至完全绝望,铤而走险。要让他意识到,即便考不上,但只要坚持考下去,总有能够得到恩赏的那一天,不至于让他担心一辈子一事无成。关于这一点,时人也看得很清楚,主要是吸取唐末动乱的教训,因为那时候,“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倡乱,而敬翔、李振之之徒,皆进士之不得之者也。”也就是王仙芝叛乱的时候,跟着他造反的敬翔、李振之这些人,都是没有获得进士功名的读书人。

同时,北宋时期的“国际形势”与很多朝代不同,它一直与几个少数民族政权鼎足而立,而且这些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文明程度并不低。各个政权之间客观上存在人才争夺。宋廷的一大任务,就是防止人才流失到其他政权,替他们服务。扩大录取人数,无疑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办法。

这方面比较有意思的例子是,公元5年(景德二年),也就是澶渊之盟第二年,河北恩赏人数高达人之多,显然是要防止人才流失到辽国去。而即便是平时,对河北、河东、陕西三路人士也特别优待。翻开地图就会发现,这三个地方,分别与辽国和西夏相邻,故“西北近虏,士要牢笼”。

03

明代承接了宋代对待落榜考生的方式,不过增加了一项重要的改进,就是落榜的考生可以提出查看考卷的要求,考务机构也务必尽量满足。

这个制度设计,实际上有两个显著效果:

一是让落榜考生心悦诚服。按照考试制度,阅卷人必须在考生考卷上签名盖章,并且批署意见,说明为何不予录取;考试制度同时又规定,落第考生自己可以查看落第试卷,但不能带走,更不能刊印,以免在社会上弄出是非。

二是便于接受监督,使考官秉公判卷,不敢胡作非为。

然而,阅卷不负责任、草率从事的现象一直存在。有些考官预先拟定一些批语,如“欠精警”、“少出色”之类,不论什么文章,贴上了事。更有性情懒惰的阅卷人,将贴评点语言的事务交给家丁,让他们去办理。

有一次,一个落第的考生把自己的试卷领来一看,居然发现批语是“火腿一支”。再查证一下,发现阅卷的人居然是熟人,于是该考生携卷与之理论。

阅卷人仓促作答:“大错了,这是向后勤部门索要东西的条子。他们怎么可以贴在考卷上?”

这名落第考生大闹:“好,好,你们这样做阅卷人,只知需索火腿,不认真看我的试卷,交给他们贴批条。他们何人,明明是你们的家丁啊。”

阅卷人说:“我因为和你是熟人,是说老实话,你何必跟我打起官腔来了?”

落第考生说:“我三年辛苦,文章不能劳烦你看一眼,还说什么熟人!”

阅卷人说:“如果打起官司来,凭我们的交情,你也是不忍心的吧;如果论赔偿,此事如何赔得起?我是一个穷翰林,你也是知道的。我马厩中只有一骡,你牵去就是了。”

那名落第考生果然牵走了穷翰林的骡子,这件事才罢休。

更有离谱的,是一个考生领到的试卷批语竟为“欠颟顸”三字。该考生大怒,写信诘问,准备打官司。阅卷人一看,原来是自己请家人代写的,于是赠送大量银两,才将此事敷衍过去。

不过总的来说,阅卷人的评点还是比较认真负责的。有的阅卷人评点精到,落榜考生看了不得不服,有的甚至指出考生的问题在哪里,努力方向如何,考生后来果然高中。

04

总的说来,各个时代对科举落第的态度各不相同。

宋朝人对科举落第感到脸上无光。洪迈《荣斋四笔》说:以前有诗四句,写出世人得意之心:“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好事者续以失意四句:“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此二诗,可喜可悲之状极矣。

明代人对科举落第感到辛酸。明代宰辅张居正的朋友荆州公安县刘珠,“困公车三十六年”,也就是考了36年,直到66岁才考中进士,这次考试,恰由张居正担任会试主考官,刘珠感慨万千,在给张居正的信中写道:“欲知座主山为寿,先看门生雪满头。”悲凉之感溢于言表。

但到了清代,世风完全不一样了,没有考中,根本不算什么,反而是无上光荣。

前文提到的“百岁观场”秀才黄章老先生就是如此。还有一位番禺县的秀才王健寒,已经99岁,还在参加乡试,作文答题,当时的文学家翁方纲就此作诗称赞。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的父亲是一位老秀才,屡试不中,当王鸣盛已入仕做高官时,他的父亲仍“扶杖应试”。

有一次,在他参加生员岁科试时,主持考试的学政是王鸣盛的同年,见他入场,便离座作揖说到:“老伯父正应该留连于清风明月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搞得这么辛苦呢?”

老人正色道:“你们这个话不对啊。大丈夫奋斗于科场求取功名,应该感到理所应当,如果靠儿孙辈去享福,就是自暴自弃,我会感到很羞耻的。”

这些百岁老翁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科场功名,与清代对科场落第者的制度性关怀密切相关。除了上述所说的考试次数、年龄照顾,还包括如下一些措施:

清承明制,“入学三十年及未至三十年、齿已七十者,免岁、科试,以生员冠带终其身。”也就是说,入官学读了30年书,或者不满30年但已经年满70岁,免除岁试、科试,可以终生穿秀才的衣服,戴秀才的帽子,并免除赋税徭役。具体实行中,从文秀才扩展到八旗秀才和武秀才,且与其他政策越来越兼容。

此外,朝廷对落第者致送路费回乡;没有正式考上,还可以在各省落第试卷内挑出文理明通者,上“明通榜”。在会试落第考卷中,选取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及学录,另填一榜,这就是“中正榜”。

还有,如果落第考生书法漂亮,那么在乾隆年间,由于朝廷大规模修书,他们还可以被录取,去做抄录工作。如果在地方上出任儒学教官,考试不中,仍然可以回去担任原职。至于“举人大挑”,则是在科举落第中大规模、集中、固定挑选,运气好,说不定也就遇上了。

05

总而言之,从北宋开始,朝廷对落第读书人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在尽其可能地给予一些照顾,成为正途录取的有效补充。

正途录取的录取率是很低的,能够到10%已经相当高了,通常都在5%左右,低的时候大概2%。这个比例,使科举制成为一种类似于抽签赌博的游戏。除非家境十分殷实,有多少人敢去赌上一辈子时光?

但是对落第读书人采取的各种措施,既可以激发读书人对未来的想象,也可以使残酷的抽签游戏显得温情脉脉。一直到清代,各种打补丁的政策措施日趋完备,科举制已经被普遍地接受,逐渐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它在文官选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稳定社会的核心制度之一。但是它在日臻完善、登峰造极之时,其弊端也放大到极致。

譬如它对文化的扼杀。文化之为文化,个性是主要乃至唯一的特征。但科举考试显然是敌视个性的,当全民都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之时,全民的个性又安放在哪里?因之,清代成为隋唐以来民风最有奴性的时代。

又比如,在科举制深入骨髓之后,后世一切与之相关的领域,举凡教育、职称、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科举制的角度获得理解,导致这些领域的一切变革,哪怕是照抄照搬来自国外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也会被科举制轻而易举地化解,导致新制度很快失效甚至作用相反,这方面的例证举不胜举。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被互联网、人工智能彻底改造的社会。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显然跟农业社会、官僚化、科层化、流水线作业都很不一样。然而如果仔细分辨,就会发现我们的背后,却拖着一条长长的科举制背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3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