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之中的瓷器种类举不胜举,其中官窑粉彩瓷器在众多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清宫最为偏爱的瓷器之一。官窑粉彩制作规整,色泽柔和淡雅,几乎清代各朝都有烧造。
紫色百合香为您介绍粉彩瓷器的发展与特点,使您从独特的视角领略到清代各朝官窑粉彩器物的独到之处。
一、清代官窑粉彩瓷器-康熙一朝的发展与特点
粉彩瓷器由于清代各朝的审美不同和观念上的差异,呈现出了各朝鲜明的艺术特征。
粉彩瓷器始见于康熙一朝。景德镇窑在康熙晚期珐琅瓷器的基础上成功地烧造出了粉彩瓷器,但是当时的粉彩瓷器制作较粗,仅仅在一些花卉中运用较少的粉彩点染,而其他纹饰仍然采用五彩制作。
二、清代官窑粉彩瓷器-雍正一朝的发展与特点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并且一度兴盛。
粉彩瓷器是雍正一朝名贵的瓷器之一,其选用的彩料比康熙一朝更为精细,色彩柔和淡雅清丽。
雍正早期的粉彩瓷器颇有康熙五彩瓷器的风格特色,纹饰的选择方面也是颇具新意,如牡丹、月季、水仙等各式花卉纹非常普遍,而且多采用“过枝”技法。
花蝶纹和人物故事图、仕女、婴戏、麻姑献寿等纹饰也是非常经典的纹饰,其中人物面目绘制通常都较为清秀,或者有山石树木等背景最为陪衬,或者留有较多的空白。
粉彩瓷器中还擅长巧取一些带有谐音的寓意美好的纹饰,如”蝠”,同“福”、“鹿”同“禄”等。纹饰风格清新疏朗,看起来十分规整。
雍正一朝也十分喜欢运用金红彩,而且在极佳的作品上还会用墨彩行书题写相应的诗句,彰显出文人儒雅的艺术风范。
三、清代官窑粉彩瓷器-乾隆一朝的发展与特点
粉彩瓷器在乾隆一朝仍然大放异彩,粉彩瓷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成为乾隆一朝的特色瓷器。
此时的粉彩瓷器不仅仅是传承雍正一朝的特色,基于雍正一朝的制作经验,乾隆一朝又有所突破,如除了白地绘制粉彩之外,还出现了色地粉彩或者开光中绘制粉彩等新品种。
乾隆一朝粉彩瓷器最为精彩的地方是创造出了“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瓷器推向了更好的艺术地位。
此外,乾隆一朝还十分流行在粉彩瓷器的内壁,以及底足内施以绿彩,俗称为“绿里绿底”。这种“绿里绿底”非常浅淡,绿彩附着在白釉上看起来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爆釉现象。
乾隆一朝的粉彩瓷器造型除了普通款之外,还有诸多创新,如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等。
常见纹饰主要有各式人物纹,如八仙、仕女、婴戏等;各式花卉纹,如缠枝花、皮球花、百花等,此外,还有百鹿、花蝶、花鸟、瓜蝶、九桃、云蝠、福寿等寓意美好的纹饰。
款识方面主要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四、清代官窑粉彩瓷器-嘉庆一朝的发展与特点
嘉庆一朝粉彩瓷器仍然占有一席之位。嘉庆早期的粉彩瓷器依然保留了乾隆一朝的特色,如“百花不露地”和“轧道开光”等,而且制作相当精细。
嘉庆粉彩瓷器的常见纹饰主要有各式花卉、八宝、罗汉、云龙、婴戏、石榴等,而且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以豆瓣绿釉。
碗和盘之类的器物以花卉纹和花果纹居多。此时还非常流行描金工艺,这样的装饰方法使得粉彩瓷器更具艺术魅力。
五、清代官窑粉彩瓷器-宣统一朝的发展与特点
宣统皇帝虽然执政时间极其短暂,但是景德镇御窑厂仍在继续烧造宫廷御用粉彩瓷器。
宣统粉彩瓷器基本上都是光绪时期粉彩瓷器的延续,大多只是款识的区别。
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