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代,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做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营窑场也兴旺发达。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送入宫中,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Lot清乾隆青花八吉祥纹凤耳六方瓶
H37.5cm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
RMB:2,,-4,,
说明:此瓶六方口,侈口,束长颈,丰肩,弧腹,下收及底,圈足外侈。颈部两侧饰一对对称双凤卷草耳,瓶身通体呈六棱状,胎体坚硬致密,整器施白釉,釉质温润,瓶身以青花绘纹样,纹样类型丰富多变,又相互结合,口沿内外皆以一周回字纹为始,颈部中心绘寿字纹,其上下绘对称香草纹,肩部以成周的回字纹与如意纹为隔下承腹部,腹部六棱面上绘八宝样,与传统的八宝纹样不同,此器所绘八宝纹将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的纹样组合为一,八宝纹又称“八吉祥纹”,皆为祥瑞之物。胫部及底所绘纹样由蕉叶纹、螭龙纹、回字纹组合而成。纹饰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制器考究,典雅华贵,寓意吉祥。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书写规整,字体清秀有骨力。青花发色明艳,呈正蓝色调,呈色稳定,纹饰清晰。整器从器型到纹样到发色,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为乾隆御窑大器佳作。
此瓶是按照乾隆帝的旨意定制烧造的。《唐英全集》中有记,乾隆七年(年)八月(江西),“二十九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青花白地双云耳六方方尊一件,传旨此尊花样款式甚好,着唐英照样烧造几件,但尊肚子坐龙身不正,做时改做周正,器尊耳子不好,着唐英领改好款式耳子,再照此尊款式花样收小些,烧造几件,惟尊肚上坐龙不用,改别好花样烧造,得时原样一并送来钦此。于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司库白世秀将唐英照样烧造得青花白地双云耳六方花尊,改款式耳子四件,并样一件持进,交太监高玉呈进讫。”结合方可知本瓶烧造由来。
来源:伦敦苏富比,年6月8日,Lot.69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年,第页,图
2.《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页
3.徐展堂之旧藏《徐氏艺术馆》,页
4.香港佳士得,年5月30日,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