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今天的文物,我们先说一说,了解一下跟佛教有关的文物,比如鎏金铜释迦佛像、青铜器释迦牟尼佛坐像、宋达摩渡海铜镜、明周府造铜鎏金佛坐像、唐鎏金银捧真身菩萨、佛祖舍利子等等。也许很多人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个文物名称,但是说起其中的佛祖舍利可能大家有所耳闻,而今天所说的文物也是其中的一件跟佛教有关的文物,而且还跟舍利子也是密不可分。
我们首先来讲一讲佛教中的舍利子,因为今天的文物跟舍利子是先后有的关系。舍利子,在梵语中的意思是骨身或遗骨。相传舍利子是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在后来也泛指佛或者高僧的遗骨。其中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我们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了解了舍利子后,那么就要引出我们今天的主角了,它就是宋真珠舍利宝幢。为什么要先说舍利子呢?因为有了舍利子,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讲的这件文物。这件宋真珠舍利宝幢就是存放舍利子的容器。
前面讲了,舍利子是佛或者高僧圆寂之后的遗骨,可见舍利子的珍贵之处。而如此珍贵的东西,存放的容器自然也不是一般的物件。
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件不一般的宋真珠舍利宝幢是一件怎样的文物?
首先这件宋真珠舍利宝幢被《国家人文历史》评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这是《国家人文历史》独家邀请九位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之后进行了专业的评选而得出的。它也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真珠舍利宝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制作的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存放舍利子的容器,发现之初被放置于两层木函之中。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说的就是发现文物的过程。
年,住在瑞光寺附近的三个少年,相约来到寺中游玩,看到寺院中飞的小鸟,三人便开始去追鸟,掏鸟窝,而就在此过程中,三人不经意间闯入瑞光寺佛塔的塔芯柱里面。就这样他们在里面经过一番探索之后偶然间发现了里面藏在地板下的盒子,自此真珠舍利宝幢便重现人间。后来三人将文物带回家后,家里大人一看是文物,便带文物前往苏州博物馆,将其交给相关负责人。
苏州博物馆收到这些文物自然非常重视,就请相关专家鉴定,经过专家的鉴定,确认这座富丽堂皇的佛塔,就是专门用来装佛家高僧舍利的容器,他们为它命名为真珠舍利宝幢。
其宝幢通高.6厘米,主体部分由楠木制成,自下而上共分为三个部分——须弥座、佛宫、以及塔刹。须弥座,呈八方形,象征着佛教中的八方天,分三层,包括底座,须弥海及须弥山。须弥海山通体描金,海面四周升起八朵描金木雕祥云,“四大天王”站立在云端之上,手持各种武器,气势非凡,而站在他们边上的“四天女”则是温柔美丽,阿娜多姿。波涛汹涌的海浪中托起一根海涌柱,上面即为须弥山。
一条银丝鎏金串珠九头龙盘绕于海涌柱,传说是龙王的象征,掌管着人间的旱和涝。须弥山上面分别站立着佛教传说中的“八大护法天神”,天神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形态夸张,神态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
护法天神中间所护卫的,即为宝幢的主体部分——佛宫。佛宫中心为碧地金书八角型经幢,经幢中空,内置两张雕版印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以及一只浅青色葫芦形小瓶,瓶内供奉有九颗舍利子。
华盖上方即为塔刹部分,以银丝编织而成的八条空心小龙为脊,做昂首俯冲状,代表着八大龙王。塔刹顶部有一颗大水晶球,四周饰有银丝火焰光环,寓意为“佛光普照”。至此整座宝幢被装扮得璀璨夺目,令人流连忘返。
真珠舍利宝幢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制作者根据佛教中所说的世间“七宝”,选取名贵的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银等材料,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绘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技法精心制作。
可谓巧夺天工,精美绝世。整个真珠舍利宝幢用于装饰的珍珠差不多有4万颗;塔上17尊檀香木雕的神像更见功力,每尊佛像高不足10厘米,雕刻难度极大;然而,天王的威严神态,天女的婀娜多姿,力士的嗔怒神情,佛祖的静穆庄严,均被雕刻得出神入化。
如此富丽堂皇的文物在其身上可见五代、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同时也可见五代、北宋时期吴人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就要说一说这时期的北宋,前面我们也提到,这件文物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制作,而这里的北宋大中祥符我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那么今天就借这个文物来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时期,为何能制作出如此华丽的文物的?
大中祥符(年-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个年号。在历史剧中,此期间有一个常出现的人,大家可能对此人有所了解,那就是当朝的宰相寇準。宋真宗在位初期,任用李沆、吕端等人为相,勤于政事,完善宋朝制度,鼓励农业生产,促成“咸平之治”。景德元年(年),在主战派宰相寇準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最后达成“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
在位后期,任用王钦若、丁谓等为相,其间刘皇后也逐渐干政。此外,他沉溺于“东封西祀”之中,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乾兴元年(年),赵恒驾崩于开封延庆殿,享年五十五岁。
今天的主角真珠舍利宝幢的出现,正好说明了在宋真宗在位的前中期,北宋社会安定繁荣,具有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高度的审美水准,也体现了在北宋时期佛教文化传播的繁荣发展。它的出现不仅展现了那个与我们离了千年之久年代的辉煌与风采,更很好的诠释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很难想象在当时工艺不发达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能做出此等震惊世人的宝物,这些都令今天的我们大为震惊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