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幼儿园里,有这样一间温馨又特别的活动室,里面承载着孩子们创意生活的瞬间,也留存着孩子们主动创作的艺术品。
1
走进美术专室
●
走进这间活动室——美术专室,一面巨大的作品陈列墙扑面而来,展柜上的艺术作品造型丰富多样,形态生动逼真。有人物、有花草;有创意、有生活;一切都显得别具匠心。
◎陶泥作品展示柜
美术专职老师赵红侠老师介绍到:美术专室的区域众多,有孩子们喜爱的沙画区、光影区、手工区、绘画区和陶泥区。孩子们天生喜欢涂涂画画,遇上亲肤的陶泥更是喜爱。
于是园部邀请了苏州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陆老师指导老师们开展了持续的陶泥系列培训,每一位老师都用亲身参与的方式投入到幼儿园的陶泥活动中。
◎培训现场
理论支撑着实践,实践又不断突破原有理论。赵老师带着园部老师在日常开展陶泥系列活动中逐步有了新思考。如:孩子制作的陶泥作品造型不够坚固、如何上色更有光泽等。于是赵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前往江西景德镇进行系统的陶泥培训。
◎参加景德镇陶泥专项培训
2
初构陶泥课程
●
从景德镇学习归来后,赵老师继续梳理学习到的陶泥知识和制作方法,同时结合学龄前幼儿美术领域的目标,设计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陶泥活动目标,结合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和主题活动设计不同的陶泥活动。赵老师还结合日常活动和陶泥专题培训将自己学习到的陶泥知识及时分享给老师们。
◎美术教研现场
小班的尝试
小班的孩子们年龄偏小,鼓励孩子们结合节日、主题,用不同的辅助工具制作不同的陶泥作品,感受泥的变化。
小
班
蔬果舞会
◎小蓝花
中班的挑战
中班的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植物拓印、树叶小盘、树叶挂饰、树叶杯子、秋天的果实等不同的陶泥活动,感受陶泥活动的趣味性。
◎赵老师个别指导幼儿涂色
◎植物拓印
中
班
叶面水杯
大班的探索
大班的孩子们学习基本制泥的技能,能够根据主题、季节进行创造性的陶泥制作,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塑形、浸釉、烧制
陶行知先生说
解放孩子的双手
还孩子一双自由的手
还有,还有...
美术专室中陶泥区的区域虽然不算特别大,但每一处的材料、工具和作品都井井有条、具有美感。
◎陶泥区一角
一步一个脚印。日复一日,孩子们在长桌前排排坐,专注于自己手上的艺术创作,这样“岁月静好”的状态,相信对每一位孩子都是美的体验和享受,每次欣赏到自己作品的每一刻,所获得的自豪感,真的很珍贵。老师们也在其中感受着生活的节奏。
◎赵老师小组指导幼儿进行陶泥制作
或许
一个温馨的、儿童的创作乐园
就该如此
3
欣赏幼儿作品
●
在这里,孩子与陶泥的故事也被记录、陈列,就像一座小小的博物馆,让人忍不住驻足。
◎树叶石膏拓印
◎树叶摆件
◎柿子摆件
◎好吃的蛋糕
◎特别的我
◎山水果盘
猜猜孩子
做的是什么
◎十二生肖
◎民族服饰
◎往期精彩回忆
写在最后
无论是充满惊喜的陶泥、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作品、兼具美观性和教育性的美术专室环境、还是孩子们一直延伸出的无穷兴趣,这都是因为教育者的用心与专业。
时光是温暖的,陶泥是柔软的。望孩子们在南师大苏州实验学校幼儿园的每一天都能浸润在美的环境中,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
素材来源/赵红侠
图文编辑/何学平
审核/何学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