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瓷器详解,最具有收藏潜力的瓷器

彭洋的号怎么挂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1/9213034.html

说起瓷器,我们总能听到两个词语,官窑和民窑,民窑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民间烧瓷器的窑口,但是官窑可就复杂了,五大名窑里有个官窑,还常常听到说钧窑也是官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瓷器所谓的官窑简单来说有两层内涵,一是指贡瓷,也就是民间窑厂烧制后上供给皇家的,二是指官办的窑厂。

从唐代到元代,大多数官窑都是指贡器,很少有官办的窑厂,模式一般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百里挑一,将最好的上贡给统治阶级使用。

唐代时,在瓷器产地都设有司务,比如说唐景隆初(公元—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专门监烧献陵的祭器。宋代太平兴国年间,派殿毅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元代则设局,比如“浮梁瓷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当时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的瓷器,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

枢府款枢府瓷1.缠枝莲纹2.大雁云纹

北宋时期的定窑、耀州窑、越窑等瓷器上有刻官或者新官铭文,这表示了该瓷器的使用人群多为皇室成员贵族等上层阶级,少数平民墓亦有出土。

刻有“新官”铭文的瓷器

对于官字的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官字款瓷器是官府征收食物税的标准器物,官是光禄寺下属机构太官署的简称,官字款瓷器是太官署定烧的器物,象征贵族品位,宫廷样式的作为官样。

其实这一时期的瓷窑众多,绝大部分是民营制瓷手工业,在众多的民营瓷之中,少数产品质量好的,地距两宋都城较近的瓷窑被宋官庭看中,在烧民用瓷器的同时也为官窑烧造一定数量的宫廷瓷器,定窑、耀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和龙泉窑就是如此。

宋代还有三个瓷窑产品,为两宋宫廷所垄断,烧瓷全部供宫廷专用,三个瓷窑是浙江余姚的越窑、河南开封的北宋官窑和浙江杭州南宋官窑,这个官窑的概念是特定的几个专指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窑口。

官窑青釉弦纹瓶

修内司官窑琮式瓶

江西的湖田窑,它也供官,皇家有令它就烧制,皇家无令它就停止,对民窑生产。真正的官窑制度从什么地方,从修内司官窑而来,它有专门的制度,烧造的产品供宫廷使用,而且烧造的工艺,烧造的残次件都不允许传到民间,至于以后元明清的官窑都在景德镇。

到了明代,实行的模式改为:宦官办民烧。这才有了官办的瓷器厂,专门烧制进贡的瓷器。当时在景德镇设置了御器厂,瓷窑有五十多座,由朝廷派人出任厂官,地方出经费,编役人员,专烧贡器。

明代瓷器

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

官窑的特点是,形制釉色都要按照朝廷的标准严格执行,烧造不惜成本,用最好的原料和工艺,精益求精,并且所有瓷器均不能流入市场,不合要求的产品也要打碎掩埋,因此官窑器存量少,个个精品,收藏价值是最高的。

那么,上文说到的这些官窑瓷器分别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如果能够在市场上看到,但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怎么鉴定,那岂不是亏大了,点击下方李国刚高古瓷鉴定教程链接,更多官窑瓷器鉴定秘籍都在里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8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