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璀璨明珠瓷器在各个朝代的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瓷是中华文明的的象征,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遗产。通过“丝绸之路”迅速的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明珠。

中国的瓷器也是经历了由陶到瓷的发展进程,是一个绵延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国家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但是从商代到战国,我国的瓷器还属于原始阶段。大概经历一千多年后,来到汉代,青瓷的烧造已经比较成熟。东汉瓷窑遗址以及东汉墓葬出土的青瓷器都佐证了汉代的烧瓷技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南方的青瓷生产更是突飞猛进。

隋代时,繁荣发展的对外贸易和扩大的铜币流通量,使得铜器的地位逐渐被瓷器日用品取代。五代时,“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秘色瓷以其精美绝伦、色彩清亮的风格成为一个时代难得的珍品,具有着可以和金银器相媲美的艺术性。

唐代是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极为繁荣昌盛的时期,瓷器的生产在前代的基础上向前跃进了一大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局面,瓷器产区遍布全国。诞生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窑,如邢窑、岳州窑、洪州窑、寿州窑等。南北瓷器风格的不同还造就了青瓷和白瓷并驾齐驱的格局,一白一青遥相呼应,即是陶瓷史上所称的“南青北白”。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又一个繁荣昌盛的辉煌时期,艺术造诣达到了中国瓷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在两宋期间,官窑瓷器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民谣瓷器粗犷豪放、独具匠心。官窑民谣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宋代民谣的空前发展,形成了多窑系并存、名窑迭出,互相影响、不断创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这期间涌现出了声名显赫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还有以烧制青瓷著称的耀州窑和龙泉窑,以装饰手法丰富多彩的磁州窑和吉州窑,以创烧青白瓷而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窑,以及在黑釉瓷中神奇般出现兔毫、油滴、玳瑁和木叶纹的建窑等。

从古到今,各大博物馆、艺术馆和收藏界都把宋代的名瓷作为收藏珍品,各大拍卖公司和文物店也争相把它作为重器隆重推出。

清代是中国陶瓷的又一繁荣高峰时期,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清朝陶瓷业最为辉煌的阶段,工艺技术比较复杂的产品不断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

康窑瓷器型敦重古拙、大气磅礴,就如康熙皇帝重整江山的雄心壮志;雍窑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工艺讲究、优美典雅,和雍正皇帝心思缜密、励精图治的特点相符合;而自号“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其瓷更是名目繁多、极为复杂、精巧之致。

除了继承明代的成就之外,清代还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更加丰富了中国的陶瓷文化。但是清代乾隆以后,我国的瓷业由兴盛走向了衰落,直到清朝末年也没能改变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5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