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时期,瓷器与康熙、雍正齐名,合称“清三代”,是我国瓷器集大成的时期,也是清代瓷业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乾隆皇帝喜好雅玩,酷爱各类瓷器及工艺品,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这推动了陶瓷工艺的革新和发展。在他的倡导下瓷器新品种亦不断出现,苹果绿釉、万花堆等,而以雕瓷最负盛名。雕瓷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工艺,尤其是复杂的雕瓷,复杂而精致的更难,如易昇拍卖年春季拍卖会推出的清乾隆苹果绿凸雕百鸟朝凤灯笼尊、雕瓷百花不落地卷缸,层层堆分,有四五层之多。而雕刻技法如行水流云,不是技巧非常高的艺匠难以办到。而且大多为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瓷,极为精致。
在历年来的海内外艺术品拍场中,此类雕瓷佳作颇受藏家追捧。佳士得年秋季拍卖会清乾隆苹果绿凸雕百鸟朝凤灯笼尊,以06万港元成交;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清乾隆雕瓷仿漆万花天球瓶,以万港元成交;北京保利1春季拍卖会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红地轧道雕瓷镂空「有凤来仪百鸟朝凤」图双螭耳大转心瓶,以2.6亿元人民币成交。诸如这类精美的雕瓷,均以过亿或数千万元成交,充分展示了市场与藏家对于中国顶尖门类精品的需求量和强烈购买欲。
易昇拍卖年春季拍卖会
清乾隆雕瓷精品赏析
清乾隆 苹果绿凸雕百鸟朝凤灯笼尊
高9cm
苹果绿釉,又称“苹果青”,为祭红的一种窑变。烧成时釉中的铜大部分被氧化而形成深浅不一的绿色,一般在浅绿色底上杂有深绿色斑点,少数地方微泛红色,酷似新鲜苹果,故名。创烧于明初,嘉靖一朝十分流行,在清初之际景德镇窑厂已掌握十分成熟的配方和烧造技术,釉色可达翠色怡人之境,在康熙二十年,此种釉瓷正式成为官窑烧造的品类之一。
本品撇口短颈,长圆腹,圈足外撇,圈足,平底,因外形似灯笼而得名。底部正中有“大清乾隆年制”印章款。整器通体及足内遍施苹果绿釉,釉色十分莹润,具有玻璃光泽。在施釉前,陶瓷艺人采用浅雕技法刻制百鸟朝凤纹饰,多层式雕刻使浅浮雕纹饰各部分巧妙地重迭,突出了凤凰、喜鹊等禽鸟的矫健,纹饰刀法利落,纹饰轮廓清晰。百鸟朝凤纹,盛行于清康熙朝,多见于五彩瓷器。“凤”是传说中的百鸟之首,古谓凤凰见则天下安宁。“百鸟朝凤”以凤凰比喻天子,百鸟象征群臣辅弼,更有君臣有序,江山社稷太平祥瑞之意。
整器体形硕大,烧制技艺高超,纹饰寓意吉祥。遍查公私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胭脂红釉灯笼尊、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所藏粉彩花蝶纹灯笼尊与本品器型极其类似,是清乾隆时期瓷艺经典之作的杰出代表佳作。在近年艺术品拍场中此类珍品也屡创成交佳绩,佳士得年秋季拍卖会释出一件清乾隆苹果绿釉凸雕苍龙教子灯笼尊,以06万港元成交,足以显现此类精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清乾隆 雕瓷百花不露地卷缸
口径cm,高22cm
乾隆时期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彩绘瓷器也不例外,各色彩绘品种丰富,无论是传统的五彩、斗彩,还是创新的广彩。金彩富丽华贵,红彩色泽多变,或胭脂红,或珊瑚红。绿彩淡雅纯正,金彩富丽华贵,而其中还以雕瓷最为高超。
本品平口,深腹,圆直腹,足胫微敛,圈足,平底。卷缸内壁满施青釉,口沿下端青釉为地雕“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外壁口沿以浮雕技法制一圈牡丹纹,其下也以同样的浮雕技法制牡丹等各色花卉,整幅画面繁花似锦,完全看不见器物的地子,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这样的装饰手法称为“百花不露地”也叫“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繁花铺锦,不留空地,密不透风,胭脂红、明黄、青绿、天蓝等色彩集于一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瓷器满画花朵种种,色色形状不一者谓之万花,以黑地者为最贵,即白地者亦可珍。花之形状大小偏反,各尽其致”。“百花不露地”以彩绘百花不露地图案,花团锦簇,繁而不乱,这在历代瓷器中绝无二类,为乾隆独创。
历年拍卖会清乾隆雕瓷以及万花不露地精品成交一览
清乾隆雕瓷仿漆万花天球瓶
高:49.9cm
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HKD10,,
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
清乾隆仿雕漆珊瑚红地描金瑞蝠「穿云游龙」纹冠架
高26.5cm
估价:GBP50,-70,
成交价:GBP,(约合人民币万元)
伦敦苏富比2年春季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