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国瓷,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北京治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2.html

来源:吴昊说瓷

青花瓷是中国人的骄傲,在这个国度,被誉为国瓷。它也让世界上许多人着迷,称为白色的金子。历史上,西方各国上到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拥有一件中国产的青花瓷为荣;有的人为了得到它,甚至用自己的皇家卫队去交换。由于获得一件中国产的青花瓷非常不容易,于是,西方人有的人便动起自己生产的念头。可是,实际工作中,大难了。最后,他们派出大小不等的庞大商业间谍,花了几个世纪,才学到中国青花制瓷技术的一半。

不过,曾几何时,青花这一国瓷在当地,并不为国人看好。唐代创烧,到宋代便停烧。元代复烧时,产品也主要销往伊斯兰各国和地区,国内当时并不待见(当地语,喜欢的意识)。

青花瓷只有到了明代,才确认它的地位。如何仔细分析其背景,这可能与明代初创时期信奉的外来的明教有关(注,明教主要来自西亚)。可见它的成长,也非一帆风顺。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青花,又叫蓝花瓷、白地蓝花瓷,它用含有钴的青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它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我国原始青花瓷始于唐代北方窑-----巩窑。在当时“南青北白”的条件,北方窑为什么会出现青花瓷,这之中有一个很长的转变过程(至于如何转变此课题,我想留给读者)。

北方创烧的青花瓷,在我国宋代,南方窑口也有生产,但是,当时的产品最终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最后只有停烧。时隔几百年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青花瓷在江南一隅的山区(浮梁县所辖的景德镇)复烧一举成功,而畅销西亚各地?由于前章有所论述,我们在这里就不再重复表述。

元景德镇窑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我们常讲,我国青花瓷创烧于唐,历经宋后,到元,终于走向成熟。江南制瓷重镇,也因为它,成为中国及世界的釉下彩瓷生产制作、销售中心。但是,在这里,我们还要重复叙述的是,元代青花瓷,有两大类。一种是从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生产出的瓷器;另一种是国产料(景德镇附近生产的青料),生产出的瓷器。

苏麻离青料,在学术上又简称“苏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它含铁高、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与国产含锰量多的青料有明显区别。

日常,大家讲元青花,马上想到的是苏麻离青青科,而勿视还有一种国产元青花料。今天讲出来,我们认为,这对于大家全面认识元青花瓷,有其特殊的意义!

元景德镇窑青花飞凤麒麟纹盘

元代,我国青花瓷生产的主体主要是景德镇当地民间窑厂。当然,北方赤峰一带窑口,南方广西玉溪一带窑口,也有生产。但他们量少,产品品质低于景德镇窑。因此,很少提及。说到元青花瓷,主要指景德镇产。

由于“苏料”产于西亚,运输成本高。因此,景德镇在当时青花瓷的生产制作中,窑工常常进口料与当地料混搭,其中混搭的比例,则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来决定。

到了明代,大明朱氏王朝虽然推翻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一一一成吉思汗家族的统治,但是,也割裂了与西亚伊斯兰各国的联系。景德镇生产青花瓷时所用的“苏料”,也由国产改为进口,成本快速上升。以至明初,明御器厂在洪武时期,用的是景德镇周边的青料。到了明永乐、宣德时期,国力强大、经济富裕后,才改用从进口的“苏料”。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花浇

明永乐、宣德时,中国青花瓷的生产在景德镇复烧一二百年后,在我国制瓷史上终于形成一个高峰。这种高峰,得益于进口的“苏料”,但是,又不是全部。它是其青花料发色、陶瓷原材料的淘洗、产品造型、烧造、装饰,审美,等综合考量的结果。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

明“土木堡”事件后,国力下降。到了明成化中后期,御器厂进口的“苏料”告罄,只有改用当地附近的乐平青。乐平青的使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与明成化早中期产品比,审美、艺术等效果方面明显下降。但当时窑工是伟大的,他们通过釉上加彩的办法,弥补这一缺陷外,还创出青花瓷新品种一一一青花斗彩瓷。

明成化斗彩婴戏图杯

不过,据文献记载,明正德时期,青花瓷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江西乐平“陂塘青”,又称“平等青”,在适当温度中能烧成柔和、淡雅、透澈的蓝色。这在中国制瓷史上,是种奇迹,也是对当时窑工的一种赞美。

明正德青花婴戏纹碗

由于当地乐平青在使用中出现的不稳定性,另一种国产青料又出现了,它就是一一一石子青。石子青,产于江西明高安县,又称石青,此料单独使用时,虽然金色稳定,但缺点是,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如下图)

明弘治青花荷塘游龙纹碗

石子青,纵使有不少缺点,但是成本低。因此,明清二代,我国民间窑厂所产青花瓷普遍采用此料,但是,明御器厂却不行,它是皇家的,要求不一样。为了满足皇宫贵族的审美效果,生产中,常与从西域进口的回青料调和使用。据文献记载,此时期的青花瓷使用回青料描绘,色调翠蓝浓艳,微泛紫红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嘉靖青花双龙纹盖罐

回青,是嘉靖时期所使用的主要青料。据历史记载,从当时西域口的回青料中,非常昴贵,其上等回青料,价格超过黄金。此料,就是在明御器厂内也节省使用用,至于民间窑厂,则可望不可及。

昂贵的回青料,带来的一定是瓷器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缺少竞争力。因此,明御器厂继续寻找青料替代物,到了明万历中期以后,他们终于把目光锁到含钴且低锰、低铁,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的浙产青料上。这一用,就是近百年。

明天启青花人物图钟

清代,随着江山稳固,经济繁荣,瓷业生产也得到发展。青初,康熙早期,所产青花瓷,使用的是浙料,这种青料烧成后,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到了清康熙中期,他们动用国力,找到了一种更好的青料代替。这就是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地,,学术上称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明嘉靖青花瓷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

清康熙时期,除对青花原料生产的贡献外,对青花装饰中彩绘工艺也进行了改革,把书法绘画中的分水技法,运用到瓷器上,使这一时期青花发色有别于任何时期,出现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据此,康熙青花瓷,历史上又称“青花五彩”瓷。

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可以说,我国青花瓷,从唐到宋,从宋到元,从元到明,再从明到请,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在立足自己基础上,从原料、工艺下手,终于走出元、明永乐、宣德时期的影响,开辟了另一条不依赖外来力量,独立发展之路。

康熙青花五彩瓷

康熙对青花瓷的贡献,除时之外,同时,还推出了一系青花瓷延生品,如:浆胎青花、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地白花、豆表釉青花、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不断丰富了青花大家族的新品种。

可以说,我国康熙青花瓷是继明永乐、宣德后的又一高峰。此高峰过后,在清以后的青花瓷世界,几乎都是以明永乐、宣德和清康熙时期工艺、审美转,清光绪年间,对青花瓷的生产,偶尔爆出洋青料,但是,与以上比,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4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