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赏析清乾隆胭脂红牡丹富贵图天球瓶

00:44

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

鲜明艳似美人霁,热烈真如火焰红

何止珠山留劲腕,早传春色满人间

清乾隆胭脂红

牡丹富贵图天球瓶

高:49cm口径:10.6cm底径:16.5cm

此瓶高49cm口径10.6cm底径16.5cm,出自清代乾隆年间(-),瓶的一种样式。天球瓶是由胆瓶衍生的一种瓷器造型,典故取自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始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状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属宫廷大型陈设用瓷。

牡丹,因其高贵的气质、姹紫嫣红的花色和富贵、吉祥的美好象征意义,一直受到历代名家的青睐。特别是清代,不但画牡丹者名家众多,牡丹还被尊为国花,于颐和园中筑起国花台。

胭脂红釉为明清色釉中的名贵品种,创烧于清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盛行,其以金为呈色剂,釉呈胭脂红色,故称为“胭脂红釉”,又称为“金红”。陈浏《陶雅》评论有“胭脂红也者,华贵中之佚丽者也。……匀净明艳,殆亡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在雍正十三年(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纪事碑》中有载,称之“西洋红色器皿”。检阅各大公私收藏,各色釉雍正菊瓣盘均以胭脂红作品存世较少。

《清乾隆胭脂红牡丹富贵图天球瓶》局部

胭脂彩料是一种低温釉彩,不透明,彩面有油亮的光泽,是珐琅彩料中的一种,将金熔入釉内来着色的方法并不是景德镇瓷工发明的,而是年荷兰人卡西亚(Cassias)发明,年开始应用于瓷器绘画,直到年(康熙二十一年)才开始在景德镇使用,当时称其为“洋彩”,胭脂红则被称为“洋红”。

胭脂红料为釉上彩料,呈现自然的层次,如同浅浮雕效果,艺术表现力极强。此类作品一般先完成素胎的烧制,再精工绘制纹样,相对一般的粉彩作品更为稀少和难得,堪称佳品中的佳品。

除了传统的青花品种外,五彩、粉彩等彩绘天球瓶也开始出现,而最为珍贵的斗彩却很少应用于天球瓶上,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斗彩向无大器。乾隆朝国力强盛,弘历又极爱珍瓷雅器,于是天球瓶这一斗彩大器也就由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出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4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