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碗,碗身小巧玲珑,珐琅彩画虞美人,花朵盛开,石半掩,蝶萦绕,图案精致;并题有明代进士徐桂的诗句:“迎风似逐歌声起,宿雨那经舞袖垂”,咏虞美人随风起舞的妍姿雅貌。同时,乾隆年间珐琅彩瓷器的数量较少,虞美人图案更是稀有,所以这件瓷器非常难得。”
一只巴掌大的碗,何以身价如此?据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资深专家李佳介绍:“这是私人珍藏中最顶级乾隆御制珐琅彩之一,以珐琅彩画虞美人的纹样,目前所查的资料看,仅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对相类似的雍正盘。”同时,这件珐琅彩虞美人盌的类似款都未曾在拍卖市场中出现过。从工艺上说,这件珐琅彩瓷绝对是一件难得的精品,从流传上看,更是一件罕有的绝品。
单就“虞美人”来说,一是指盌边缘处“迎风似逐歌声起,宿雨那经舞袖垂”的题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类似的花碟上也有相同的题写。其次,虞美人本就是一种植物花卉,又名满园春,所属罂粟科,枝干细柔,瓣叶皱且薄,仿如蝶翅,青蕾花开便褪,绿茎细而有毛,形态与别不同,易于识辨。
据说当年霸王别姬,英雄项羽和美人虞姬在生死别离时痛苦哀歌。歌罢虞姬自刎,血溅一地而生草,开红花,时人遂以“虞美人”命名此花,后人则以虞美人寄托相思。清代景德镇御窑厂所在的珠山上,曾遍植娇艳的虞美人花。时任督陶官的唐英对其尤为喜爱,雍正时期景德镇曾烧制有“虞美人”图案的粉彩瓷。
此盌器形雅正,弧壁浑圆略撇,胎质细密,均净如雪。从景德镇御窑跋涉上送京师,宫中妙画珐琅彩,外壁写生虞美人,黄自矜持、白怯羞绯、红恃娇纵、紫尚雅风,翠叶间,纤花或含蕾、或盛绽,曲茎摇曳微风中,石半掩、蝶萦绕,渲染描绘细腻如生。另一面墨题明人徐桂〈咏虞美人草〉诗二句,曰:「迎风似逐歌声起,宿雨那经舞袖垂」,既咏虞美人随风起舞之妍姿雅貌,又是借花怀古。诗前有「佳丽」,后添「翠铺」与「霞映」,共红料印三枚。盌心加缀三多瑞果,更显清朗秀逸。足底双方框内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宋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