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辽对峙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急匆匆地进行了三次北伐,第一次是消灭北汉的战争,之后两次都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对辽国进行的大规模作战,但后两次都以失败告终。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年)开始一直到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年)这25年时间内,宋、辽两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但此时的宋朝真的已经被辽国打怕了,他们长期处于被动防御状态。而辽国则士气高涨,不停地对宋朝边境进行骚扰。在宋仁宗庆历二年(辽兴宗重熙十一年,公元年),辽国派使臣刘六符前往汴梁,再次要求宋朝归还后周世宗柴荣当年攻占的关南十县。而宋朝的回应却让辽国深感意外。澶渊之盟燕云十六州归还关南十县的要求已经不是辽国第一次提出了,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澶渊之战的时候,辽圣宗就曾经拿这个地盘说事,而当时的宰相寇准一口答应下来,同时也提出了宋朝的一个条件:你们也得归还燕云十六州啊!于是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双方达成了“澶渊之盟”,除了结为兄弟之国以外,宋朝还要每年给辽“岁币”银、绢三十万两匹。富弼使辽富弼画像辽国使臣刘六符回到北国之后,宋朝大臣富弼奉命前往辽国,他不是来交割土地的,而是来当说客的。他对辽兴宗阐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道理:辽国所有希望与宋朝开战的将军都不是好将军!辽兴宗对这句话表示百思不得其解,富弼接着说:“如果宋辽两国长期保持和平的话,岁币就都是陛下您的个人财产,而如果辽对宋用兵,军饷、补给的来源便都是辽国国库,而且万一你们打了败仗,挨骂的也是陛下本人。如果你们打赢了,捞好处的可是将领啊!”宋仁宗赵祯辽兴宗听说之后感觉宋朝人就是有文化,于是让富弼接着说,富弼就把道理说得更加浅显了:“今年已经是庆历二年了,虽然滕子京还没有谪守巴陵郡,但是大宋早已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而承天萧太后时期的武将已经消耗殆尽,如果陛下真的铁了心要对大宋用兵,不知您有没有胜算呢?就像我刚才说的,辽宋一旦开战,不管辽国是胜是负,对陛下都没有半点好处。现在我大宋愿意增加岁币,肥的可是您个人的腰包。您掂量着看吧!”宋辽两国和平时期长达百年第二天,刘六符告诉富弼说辽国皇帝已经不想要关南十县,也不想对宋作战了,但是他想要宋朝的公主,一旦达成了和亲,那宋辽两国就比兄弟关系更进一步了。富弼听了之后又给刘六符上了一堂经济课:“和亲这个事呢,只能保证暂时的安宁,对宋辽两国来说并没有什么长远的好处。况且,大宋公主嫁过来,顶多也就带着十万嫁妆,但是我们达成增加岁币的共识之后,辽国皇帝的收入就有保障了,这不必和亲划算得多吗?”最终,宋辽两国达成了增加岁币、延续和平的共识,这就是宋仁宗时期的“重熙增币”,虽然这仍然是处于军事劣势的宋朝惯用的以金钱买和平,但总比两国交战致使生灵涂炭要强一点,全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