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2671/2018-11-22/1253103.html在雄县个行政村中,有几个带有“务”字的村庄:马务头村,米家务南庄、北庄、西庄,道务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其中“务”字的含义指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那么,雄县这些带有“务”字的村庄是否也是曾经设立过收税关卡的地方呢?如果是,又是何时设立过呢?据史料记载,宋朝初年,宋辽之间在宋境的一些边州就曾设置榷场,进行边关贸易。后因宋辽战争而取消。公元年(宋真宗景德元年),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停止战争对立,以兄弟相称,并重新开设榷场,恢复边关贸易。其中在宋境的雄州和辽境的新城等地开设了多个榷场。宋国主要输出农产品、手工业制品以及海外香药等,而从辽国可购得牲畜、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各取所需,互相交流,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当时,宋辽两国商人之间不能自由买卖,必须在榷场通过官方设置的专门机构才能进行交易。官府会从中收取一定数额的关税。不同的榷场交易货物的类别也有所不同。位于现在昝岗镇北4公里,津保高速公路南侧的米家务一带处于宋辽两国边界,是两国进行多种货物交易和税收管理的地方,此处渐渐形成村落,或交易以谷物粮食为主,或有米姓人家居住,此村落取名为米家务。随着后来人口的不断增加,米家务分成北庄、南庄、西庄、西大村、东大村等几个村子,分别叫米北庄、米南庄、米西庄、米西大村、米东大村。位于雄县县城东约13公里的马务头一带当时属宋地,距离边界也不远,辽国输出的马匹多在此地交易,宋国在此也设立了税收管理部门,又因此地位于清河入苍耳淀处,谓之河头,形成村落后,便取名马务头。宋辽时期的税收关卡除了设在边境外,多设在水路或陆路的交通要道。位于雄县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道务村,当时应是要道附近设立税收关卡之处。建国后,道务村分为道务一村、道务二村、道务三村、道务四村四个行政村。本文由雄安文苑创作团队推出,首发于